唐會要卷二十
陵議
貞觀九年。高祖崩。詔定山陵制度。令依漢長陵故事。務在崇厚。時限既促。功役勞敝。祕書監虞世南上封事曰。臣聞古之聖帝明王。所以薄葬者。非不欲崇高光顯。珍寶具物。以厚其親。然審而言之。高墳厚壟。珍物必備。此適所以為親之累。非曰孝也。是以深思遠慮。安於菲薄。以為長久萬世之計。割其常情。以定之耳。昔漢成帝造延昌二陵。制度甚厚。功費甚多。諫議大夫劉向上書曰。孝文帝居霸陵。悽愴悲懷。顧謂群臣曰。嗟乎。以北山石為槨。用紵絮斮陳漆其間。豈可動哉。張釋之進曰。使其中有可欲。雖錮南山猶有隙。使其中無可欲。雖無石槨。又何戚焉。夫死者無終極。而國家有廢興。釋之所言。為無窮計也。孝文寤焉。遂以薄葬。又漢氏之法。人君在位。三分天下貢賦。以一分入山陵。武帝歷年長久。比葬。陵中不復容物。霍光暗於大體。奢侈過度。其後至更始之敗。赤眉入長安。破茂陵取物。猶不能盡。無故聚斂百姓。為盜之用。甚無謂也。魏文帝於首陽東為壽陵。作終制。其略雲。昔堯葬壽陵。因山為體。無樹無封。無立寢殿園邑。為棺槨足以藏骨。為衣衾足以朽肉。吾營此不食之地。欲使易世之後。不知其處。無藏金玉銅鐵。一以瓦器。自古及今。未有不亡之國。是無不掘之墓。喪亂以來。漢氏諸陵。無不發掘。乃燒取玉柙金鏤。骸骨並盡。豈不重痛哉。若違詔妄有變改。是為戮屍於地下。死而重死。不忠不孝。使魂而有知。將不福汝。以為永制。藏之宗廟。魏文此制。可謂達於事矣。向使陛下德止于秦漢之君。臣則緘口而已。不敢有言。伏見聖德高遠。堯舜猶所不逮。而俯與秦漢之君。同為奢泰。捨堯舜殷周之節儉。此臣所以戚戚也。今為邱壟如此。其內雖不藏珍寶。亦無益也。萬世之後。人但見高墳大。豈謂無金玉也。臣之愚計。以為漢文霸陵。既因山勢。雖不起墳。自然高敞。今之所卜。地勢既平。不可不起。宜依白虎通所陳周制。為三仞之墳。其方中制度。事事減少。事竟之日。刻石於陵側。書明邱封大小高下之式。明器所須。皆以瓦木。合于禮文。一不得用金銀銅鐵。使後世子孫。並皆遵奉。一通藏之宗廟。豈不美乎。且臣下除服。用三十六日。已依霸陵。今為墳壟。又以長陵為法。恐非所宜。伏願深覽古今。為久長之慮。書奏不報。世南又上疏曰。漢家即位之初。便營陵墳。近者十餘歲。遠者五十年。方始成就。今已數月之間。而造數十年之事。其於人力。亦已勞矣。又漢家大郡五十萬戶。即日人眾。未及往時。而功役與之一等。此臣所以致疑也。又公卿上奏。請遵遺詔。務從節儉。太宗乃謂中書侍郎岑文本曰。朕欲一如遺詔。但臣子之心。不忍頓為儉素。如欲稱朕崇厚之志。復恐百世之後。不免有廢毀之憂。朕為此不能自決。卿等平章。必令得所。勿置朕於不孝之地。因出虞世南封事。付所司詳議以聞。司空房元齡等議曰。謹按高祖長陵。高九丈。光武陵高六丈。漢文魏文。並不封不樹。因山為陵。竊以長陵制度。過為宏侈。二丈立規。又傷矯俗。光武中興明主。多依典故。遵為成式。實謂攸宜。伏願仰遵顧命。俯順禮經。詔曰。朕既為子。卿等為臣。愛敬罔極。義猶一體。無容固陳節儉。陷朕於不義也。今便敬依來議。於是山陵制度。頗有減省。
十八年。太宗謂侍臣曰。昔漢家皆先造山陵。既達始終。身復親見。又省子孫經營。不煩費人功。我深以此為是。古者因山為墳。此誠便事。我看九嵕山孤聳迴繞。因而傍鑿。可置山陵處。朕實有終焉之理。乃詔曰。禮記雲。君即位而為椑。莊周雲。息我以死。豈非聖人遠鑒深識。著之典誥。恐身後之日。子子孫孫。尚習流俗。猶循常禮。功四重之櫬。伐百祀之木。勞擾百姓。崇厚墳陵。今先為此制。務從儉約。於九嵕之上。足容一棺而已。木馬塗車。土桴葦籥。事合古典。不為世用。又佐命功臣。義深舟楫。追念在昔。何日忘之。漢氏將相陪陵。又給東園祕器。篤終之義。恩意深厚。自今以後。功臣密戚。及德業佐時者。如有薨亡。宜賜塋地一所。以及祕器。使窀穸之時。喪事無闕。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。山陵畢。陵在醴泉縣。因九嵕層峰。鑿山南面。深七十五丈。為元宮。緣山傍巖。架梁為棧道。懸絕百仞。繞山二百三十步。始達元宮門。頂上亦起遊殿。文德皇后即元宮後。有五重石門。其門外於雙棧道上起舍。宮人供養。如平常。及太宗山陵畢。宮人欲依故事留棧道。惟舊山陵使閻立德奏曰。元宮棧道。本留擬有今日。今既始終永畢。與前事不同。謹按故事。惟有寢宮安供養奉之法。而無陵上侍衛之儀。望除棧道。固同山嶽。上嗚咽不許。長孫無忌等援引禮經。重有表請。乃依奏。上欲闡揚先帝徽烈。乃令匠人琢石。寫諸蕃君長。貞觀中擒伏歸化者形狀。而刻其官名。突厥頡利可汗。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出苾。突厥頡利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什缽苾。突厥乙彌泥孰候利苾可汗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李思摩。突厥都布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。薛延陀真珠毘伽可汗。吐番贊普。新羅樂浪郡王金貞德。吐谷渾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勒豆可汗。慕容諾曷缽。龜茲王訶黎布失畢。于闐王伏誾信焉耆王龍突騎支。高昌王左武衛將軍麴智盛。林邑王范頭黎。帝那伏帝國王阿羅那順等十四人。列于陵司馬北門內。九嵕山之陰。以旌武功。乃又刻石為常所乘破敵馬六匹於闕下也。
神龍元年十二月。將合葬則天皇後於乾陵。給事中嚴善思上表曰。臣謹按天元房錄葬法雲。尊者先葬。卑者不合於後開入。臣伏聞則天大聖皇后。欲開乾陵合葬。然以則天皇後卑于天皇大帝。欲開陵合葬。即是以卑動尊。事既不經。恐非安穩。臣又聞乾陵元宮。其門以石閉塞。其石縫鑄鐵。以固其中。今若開陵。其門必須鐫鑿。然以神明之道。體尚幽元。今乃動眾加功。誠恐多所驚黷。又若別開門道。以入元宮。即往者葬時。神位先定。今更改作。為害益深。又以修築乾陵之後。國頻有難。遂至則天皇後總萬幾二十餘年。其難始定。今乃更加營作。伏恐還有難生。但合葬非古。著在古昔。在禮經緣情為用。無足依准。況今事有不安。豈可復循斯制。伏見漢時諸陵。皇后多不合葬。魏晉之後。祚皆不長。雖受命應期。有因天假。然循機享德。亦在天時。但陵墓所安。必資勝地。後之嗣。用託靈根。或有不安。後嗣固難長享。伏望依漢朝之故事。改魏晉之頹綱。於乾陵之傍。更擇吉地。取生墓之法。別起一陵。既得從葬之儀。又成固本之業。伏以合葬者。緣人私情。不合葬者。前修故事。若以神道有知。幽塗自得通會。若以死者無知。合之復有何益。然以山川精氣。上為星象。若葬得其所。則神安後昌。若葬失其宜。則神危後損。所以先哲垂範。具立葬經。欲使生人之道必安。死者之神永奉。伏望少迴天眷。俯覽臣言。行古昔之明規。割私情之愛欲。使社稷長享。天下永安。疏奏。百官詳議。尋有敕令。准遺詔以葬之。
開元十七年。元宗因拜橋陵至金粟山。觀岡巒有龍盤鳳翔之勢。謂左右曰。吾千秋後。宜葬於此地。後遂追先旨葬焉。
天寶十三載二月制。獻昭乾定橋五署。改為臺令。各升一階。自後諸陵。例皆稱臺。又至德元年八月六日。前興定陵署焦士炎上表。請永康興寧二陵為署。敕令中書門下。召禮官定其可否。太常禮院奏曰。禮記。追王太王王季。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。上文言追王王季。下文言上祀先公。足明追者全用天子之禮。先公惟祀事得用。故鄭玄注言追王王季者。以近起焉。又言追王者。改葬之矣。葬且猶改。則其餘可知。伏以景皇帝並是追尊。皆用天子之禮。陵臺之號。不合有殊。從之。
建中元年。德宗即位。將厚奉元陵。刑部員外郎令狐峘上疏諫曰。臣聞傳曰。近臣盡規。禮記曰。事君有犯而無隱。臣讀漢書劉向傳。見論王者山陵之誡。良史稱歎。萬古芬芳。何者。聖賢之心。勤儉是務。必求諸道。不作無益。故舜葬蒼梧。不變其肆。禹葬會稽。不改其列。周武葬於畢陌。無邱壟之處。漢文葬於霸陵。因山谷之勢。禹非不忠也。啟非不順也。周公非不悌也。景帝非不孝也。其奉君親。皆從微薄。昔宋公始為厚葬。用蜃灰。益車馬。其臣華元樂舉。春秋書為不臣。秦始皇葬驪山。魚膏為燈燭。水銀為江海。珍寶之藏。不可勝計。千載非之。宋桓魋為石槨。夫子曰。不如速朽。子遊問喪具。夫子曰。稱家之有無。張釋之對孝文曰。使其中無可欲。雖無石槨。亦何戚焉。漢文帝霸陵。皆用瓦器。不以金銀為飾。由是觀之。有禮者葬愈薄。無德者葬愈厚。昭然可睹矣。陛下自臨禦天下。聖政日新。進忠去邪。減膳節用。不珍雲物之瑞。不近鷹犬之娛。有司給物。悉依元祐。利於人也。遠方底貢。惟供祀事。薄於己也。故澤州奏慶雲。詔曰。以時和為嘉祥。邕州奏金坑。詔曰。以不貪為寶。恭惟聖慮。無非至理。而獨六月一日制節文雲。緣應山陵制度。務從優厚。常竭帑藏。以供費用者。此誠仁孝之德。切於聖衷。伏以尊親之義。貴於合禮。陛下每下明詔。發德音。追蹤唐虞。超邁周漢。豈取悅凡常之口。有違賢哲之心。與失德之君。競於奢侈者也。臣又伏讀遺詔曰。其喪儀制度。務從儉約。陛下恭順先志。動無違者。若制度優厚。豈顧命之意也。疏奏。優詔從之。
貞元十四年四月詔曰。昭陵舊寢。宮在山上。置來多年。曾經野火燒爇。摧毀略盡。其宮尋移在瑤臺寺側。今屬通年。欲議修理。緣供水稍遠。百姓勞敝。今欲於見住行宮處修造。以冀久遠便安。又為改移舊制。恐在所未周。宜令中書門下百官。同商量可否聞奏。於是吏部員外郎楊於陵議曰。伏以陵園宮寢。非三代之制。自秦漢以來有之。但相沿於陵旁制寢。未聞去陵有遠近步數之節。在漢宣元之後。諸儒韋元成匡衡等。叠建陵寢之議。或興或廢。亦無明徵。陛下嚴恭禋祀。至誠至慎。俯擇群議。上參天心。則葺修之理。可得指事而言也。竊以陵寢經界。在柏城之內。非遠於陵也。若諸陵寢宮。皆因高有定制。去陵有定限。則縱非太宗之寢。雖遠井泉。皆宜循舊。不可移也。如但止于柏城之內。去陵遠近不一。則昭陵舊寢。焚爇既盡。行宮所卜。展敬多年。今便於側近循造。不出柏城之內。則與諸陵寢廟。復何異也。議者或乙太宗創業垂統。功德巍巍。寢宮舊規。不合變易。復山上已毀之地。則為展孝。就山下載安之所。則為遠陵。甚不然也。何者。因陵建寢。當時之事也。乘變改作。順時之宜也。夫園塋本于安靜。繕建彰於動作。燎火之恐。當不安矣。版築之勞。斯為勤矣。將欲崇閟宇於荒廢。興大役於密邇。慮非聖靈之所憑依。區區財力之費。曾何足計。是則曩時之創立。以近為便。今日之改制。以便為宜。奚必于柏城封域之中。生近陵之嫌也。伏惟陛下虔奉祖宗。盡心園寢。上以追孝敬。下以庇烝黎。臣識陋學淺。莫探往制。罄竭所見。謂宜改修。太常博士韋彤奏議曰。歷代禮書。及國朝故事。未見有不可改移之禮。先王建都立邑。以安民也。有不便則為之遷。況其有故乎。伏以文皇寢園。頃遇焚爇。遂奉仙駕。久移舊宮。事則因災。非無故也。歲月傳敘。神禦已安。就其修建。可謂至順。且陵旁置寢。是秦漢之法。擇其高爽。務取清嚴。去陵遠近。本無著定。是以今之制置。裏數不同。各于柏城。隨其便地。又非皆在山下也。臣訪聞昭陵舊寢。經火之後。人行遂少。林莽隱蔽。逕路欹危。伏以元宮尚幽。所奉宜靜。今若必須仍舊。土木興功。不惟負載至難。亦恐喧囂太逼。大道以變通則久。聖人以適時為禮。今陛下孝思所切。營建惟新。是則通於神明。豈伊常情所及。聖旨所示。謂于瑤臺寺左側。是必于昭陵柏城之內。不在瑤臺寺明矣。既不越封兆。而力役易從。俯近井泉。則膳羞愈潔。規模一定。垂之無窮。酌其便宜。誠為允當。初。正月中。令有司修葺陵寢。以昭陵舊宮。先因火焚毀。故詔百官詳議。議者多雲。舊宮既被焚爇。請移就山下。或有議請修舊宮者。上意亦不欲遷移。由是復以山下為定。於是遣右諫議大夫平章事崔損充修八陵使。及所司計料。獻昭乾定泰五陵。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間。橋陵一百四十間。元陵三十間。惟建陵不復創造。但修葺而已。所緣寢陵中帷幄床褥一事以上。並令制置。上親閱焉。
寶歷二年二月。太常奏。追尊孝敬皇帝以下四陵。宜停朝拜事。孝敬皇帝恭陵。讓皇帝惠陵。奉天皇帝齊陵。承天皇帝順陵。前件四陵。昔年追尊大號。皆是恩制。緣情而行。當時已不合經典。今乃二時朝拜。上擬祖宗。竊以情禮之差。過猶不及。謹按禮記及歷代禮文。並國朝故事。皇帝旁親無服。又雲。五代而親屬盡。伏以四陵親非祖宗。事無功德。緣情權制。禮合變更。有司因循。尚為常典。況今宗廟之上。遷世已遠。尊卑降殺。朝謁須停。敕旨依奏。
親謁陵自開元十七年後。無親謁陵事。
貞觀十三年正月一日。太宗朝於獻陵。先是日。宿衛設黃麾仗。周衛陵寢。至是質明。七廟子孫。及諸侯百寮。蕃夷君長。皆陪列于司馬門內。太宗至小次。降輿納履。哭於闕門。西面再拜。慟絕不能興。禮畢。改服入於寢宮。親執饌。閱視高祖及先後服禦之物。匍匐床前悲慟。左右侍禦者。莫不欷歔。初。甲辰之夜。大雨雪。及太宗入陵。悲號嗚咽。百辟哀慟。有頃。雲出於邱陵之上。俄而彌布。天地晦冥。禮畢。太宗出自寢宮。步過司馬門。泥行二百餘步。於是風靜雪止。天色開霽。鹹以為孝感之所致焉。
永徽六年正月一日。親謁昭陵。文武百官。宗室子孫並陪位。上降輦易服。行哭就位。再拜擗踴。禮畢。又改服。奉謁寢宮。其崇聖宮妃嬪。大長公主以下。及越趙紀三國太妃等。先於神座左右侍列。如平生。上入寢。哭踴。絕於地。進至東階。西面再拜。號慟久之。乃進太牢之饌。加珍羞具品。引太尉無忌。司空勣。越王貞。趙王福。曹王明。及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。並入執爵進俎。上至神座前。拜哭奠饌。閱先帝先後衣服。拜辭訖。行哭出寢北門。乃禦小輦還宮。
開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。上朝於橋陵。陵在奉先縣。至壖垣西闕。下馬悲泣。步至神午門。號擗再拜。悲感左右。禮畢還。下詔曰。黃長軒臺。漢尊陵邑。名教之地。因心為則。宜進奉先縣職望班員。一同赤縣。所管萬三百戶。以供陵寢。即為永例。十二日。朝於定陵。如橋陵之禮。陵在富平縣。時每發行宮。將謁。天尚未曉。給事中劉彤上疏諫曰。將事發軫。路猶曛黑。紅塵四合。白刃交馳。往來不相知。左右不相識。假令有敗車逸馬。枯木朽株。則變在不慮。患生所忽。不可輕也。伏願慮及細微。以安宗社。拜陵之日。必假朝光。凡百歡心。普天幸甚。制曰。朕夙敬之志。惟在昧爽。卿重慎之誠。欲及辨色。國體宜爾。用納良言。然要須早朝。稍盡夜漏耳。十三日。朝於獻陵。十六日。朝於昭陵。陵在醴泉縣。掌事者仿像遙觀。太宗立神遊殿前。及上入寢宮。聞室中謦欬之音。上又令寢宮門外設奠。以祭陪陵功臣將相。蕭瑀房元齡等數十人。如聞其抃蹈之聲。十九日。朝於乾陵。陵在奉先縣。諸陵各取側近六鄉百姓。以供養寢陵之役。
公卿巡陵
顯慶五年二月二十四日。上以每年二月。太常卿少卿分行二陵。事重人輕。文又不備。鹵簿威儀有闕。乃詔三公行事。太常卿少卿為副。太常造鹵簿事畢。則納于本司。仍著於令。
景龍二年三月。左臺禦史唐紹。以舊制元無諸陵起居之禮。惟貞觀式文。但以春秋仲月。命使巡陵。太后遂行每年四季之月。及忌日降誕日。遣使往諸陵起居。准諸故事。元無此禮。遂上表曰。臣伏以既安宅兆。禮不祭墓。所謂送形而往。山陵為幽靜之宮。迎精而返。宗廟為享薦之室。但以春秋仲月。命使巡陵。鹵簿衣冠。禮容必備。自天授以後。時有起居。因循至今。乃為常事。起者以起動為稱。居者以居止為名。參候動止。蓋非陵寢之法。豈可以事生之道。行之於時。望停四季及忌日降誕日並節日起居陵使。但准二時巡陵。庶得義合禮經。陵寢安謐。手敕答曰。乾陵每歲正旦冬至寒食遣外使。去二忌日遣內使去。其諸陵並依來表。
開元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。敕每年春秋二時。公卿巡陵。初發准式。其儀仗出城。欲至陵所十裏內。還具儀仗。所須馬。以當界府驛馬充。其路次供遞車兩。來載儀仗。推輅三十人。餘差遣並停。所司別供。須依常式。
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敕。古者分命公卿。巡謁陵寢。率皆乘輅。以備其儀。雖禮則是常。不可廢闕。而事有適要。亦在變通。宜令太僕寺司。每陵各支輅兩乘。並儀仗等。送至陵所貯掌。既免勞煩。無虧肅敬。其公卿出城日如常儀。至陵所准此。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制。伏以八代祖宣皇帝。七代祖光皇帝。六代祖景皇帝。五代祖元皇帝。自昔追尊號諡。稽古有則。而陵寢所奉。須廣彜章。其建初啟運二陵。仍准興寧陵例。置署官及陵戶。自今已後。每歲至春秋仲月。宜分命公卿。准諸陵例。分往巡謁。仍命所司。准數造輅。於陵署收掌。以充備禮之用。其建初啟運興寧永康等四陵。年別四時及八節。委所由州縣。數與陵署相知。造食進獻。
天寶六載八月一日敕。每年春秋二時。巡謁諸陵。差公卿各一人。奉禮郎一人。右校署令一人。其奉禮郎右校署令。自今以後。宜停。至陵所差縣官及陵官攝行事。其巡陵儀式。宜令太常寺修撰一本。送令管陵縣收掌。長行需用。仍令博士助教習讀。臨時讚相。永為常式。
貞元四年二月。國子祭酒包佶奏。每年二月八日。差公卿等朝拜諸陵。伏見陵臺所由引公卿至陵前。其禮簡略。因循已久。恐非盡敬。謹按開元禮。有公卿拜陵舊儀。望宣傳所司。詳定儀注。稍令備禮。以為永式。敕旨。宜令所司酌禮量宜。取其簡敬。於是太常約用開元禮制。及敕文舊例修撰。五月。敕旨施行。所司先擇吉日。公卿待輅車鹵簿。就太常寺發至陵。所司先于陵南北步道東。設次西向北上。公卿等到次。奉禮設公卿位於北門外之左。西向。陵官在公卿位東南。執事官又于其南。西向北上。設奉禮位於陵官西面。贊者二人在南。少退。謁者引公卿出次就位。贊引諸官就位立。奉禮曰。再拜。贊者承傳。在位者俱再拜。謁者引公卿。贊引引諸官。出次。以奉行畢。退復位。奉禮曰。再拜。贊者承傳。在位者皆拜。謁者引公卿。贊引引諸官。各就次以還。若須灑埽及芟薙修理。即隨事處分。其奉禮郎典謁等。應須權攝。請准天寶六載八月敕。所管縣及陵官博士助教等充。又准開元皇帝行諸陵。即設太牢之饌。其公卿朝拜。備奉巡檢之禮。並無牲牢。元和元年正月。禮儀使杜黃裳奏。二月公卿拜諸陵。准禮太上皇昇遐。惟祭天地社稷。其拜陵及諸享祀。並令權停。制曰。可。
長慶元年六月二十七日。吏部奏。公卿拜陵。通取尚書省及四品以上清望官。中書省及諸司五品以上清望官。及京兆少尹充。從之。三年正月。禦史臺奏。應差定拜陵公卿。伏請除准式假外。如吏部差定奏下後。稱疾患事故者。望同臨祭出齋例論罰俸。應拜陵公卿。正衙辭後。並合當日出城。近來因循。轉不遵守。動經累日。止宿於家。受命不恭。莫甚於此。臣請申明舊制。因事酌宜。計其道程。前後辭發。奏可。
議曰。按開元禮。春秋二仲月。司徒司空巡陵。春則埽除枯朽。秋則芟薙繁蕪。埽除者。當發生之時。欲使茂盛也。芟薙者。當秋殺之時。除去擁蔽。且慮火災也。今巡陵公卿。皆持斧擊樹三發。謂之告神。其為不經。一何甚也。
唐會要
唐會要卷二十一
緣陵禮物
舊儀注。品物時新。將堪供進。所司先進太常。令尚食相知簡擇。仍以滋味與斯物相宜者配之。冬魚等凡五十六品。
永徽二年七月二十九日。有司言。謹按獻陵三年之後。每朔望上食。冬夏至伏臘清明社節等日。亦准朔望上食。來月之後。始復平常。昭陵所司上食。請依獻陵故事。從之。
神龍二年二月。太常博士彭景直。以為諸陵每日奠祭。乖於古禮。上疏。謹按三禮正文。無諸陵日祭之事。唯著宗廟月祭之禮。故祭法雲。天下有王。建國置都。設為廟祧壇墠而祭之。乃為親疏多少之數。是故王立七廟。一壇一墠。曰考廟。曰王考廟。曰皇考廟。曰顯考廟。曰祖考廟。皆月祭之。遠廟為祧。有二祧。享嘗乃止。去祧為壇。去壇為墠。有禱焉祭之。無禱乃止。則此禮典明。文義可求。景直又按禮論譙周祭志雲。天子之廟。始祖及高祖曾祖祖考。皆每月朔望加薦。以象平生。朔食也。謂之月祭。二祧之廟。無月祭。此譙周所著。與古禮義相附近。亦無日祭之文。今諸陵月祭。有朔望並諸節日料。則古禮殷事之義也。諸節日猶古薦新之義。故鄭玄注禮記雲。殷事。月朔月半薦新之奠也。又注儀禮。月朔月半。猶平常之朝夕也。大祥之後。即四時焉。此則古者祭皆在廟。近代以來。始分朔望及諸節日。祭於陵寢。在廟惟四時正享及臘為五享。前所奏定。並依古禮正文。更不旁引外傳。考據禮經。更無日祭。惟漢七廟議。京師自高祖下至宣帝。與太上皇悼皇考。各自居陵旁立廟。又園中各有寢殿。日祭於寢。月祭於廟。時祭於便殿。至元帝時。貢禹以為太煩。奏請罷郡國廟。丞相韋元成等議。七廟外寢園。皆無復祭。奏可。議者亦以祭不欲數。數則黷。宜復古禮。四時祭於廟。丞相匡衡亦奏七廟叠毀之義。帝從之。又祭不欲疏。劉歆以為禮去事殺。引春秋外傳雲。日祭月祀。時享歲貢。祖禰則日祭。曾高則月祀。二祧則時享。壇墠則歲貢。至後漢陵寢致祭。無明文以言。魏氏三祖及晉。皆不祭於墓。至於江左。亦不崇園寢。及宋齊梁陳。其祭無聞。臣以為三禮者。不刊之書。懸諸日月。外傳所記。不與經合。不可依憑。國家率由典章。討論正理。模事作法。垂裕將來。擇善而行。依經為允。其諸陵日祭。請准禮停。疏奏。上謂侍臣曰。禮官奏言。諸陵准禮不合日別進食。但禮因人情。事有沿革。陵寢如昨。祗薦是常。乃援日月之期。請停朝夕之奠。乍覽此奏。哀慕增懷。乾陵宜依舊朝晡進奠。昭獻二陵。每日一進。必若所司供辦辛苦。可減朕膳。以為常式。
開元二年四月十五日敕。頃者別致鷹狗。供奉山陵。至於料度。極多費損。有乖儀式。無益崇嚴。其諸陵所有供奉鷹狗等。並宜即停。高宗時置。
二十三年四月。敕獻昭乾定橋恭六陵朔望上食。歲冬至寒食日。各設一祭。如節祭共。朔望日相逢。依節祭料。橋陵除此日外。仍每日進半口羊食。
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敕。其建初啟運興寧永康四陵。每年四時八節。委所司判與陵署相知。造食進獻。
天寶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敕。朕纂承丕業。肅恭祀事。至於諸節。常修薦享。且詩著授衣。令存休澣。在於臣子。猶及恩私。恭事園陵。未標令式。自今以後。每至九月一日。薦衣於陵寢。貽範千載。庶展孝思。但仲夏端午。事無典實。傳之淺俗。遂乃移風。況乎以孝導人。因親設教。變遊衣於漢紀。成獻服於禮文。宜宣示庶僚。令知朕意。
大歷十四年九月。禮儀使顏真卿奏曰。按後漢禮儀志雲。古不祭墓。漢諸陵皆有園寢。承秦所為也。建武以來。關西諸陵。但四時特牲祠。每帝幸長安。諸陵乃太牢祠。自洛陽諸陵至靈帝。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伏社臘日及四時祠。無每日上飯。其親陵一所。宮人隨鼓漏理被枕。其與洛陽諸陵及親陵。降殺不同之文也。又春秋傳曰。祖禰則日祭。曾高則月祭。二祧則時享。壇墠則歲貢。大禘則終王。固以親疏相推。遠近為制。又祠部式獻昭乾定橋恭陵。並朔望上食。歲及冬至寒食。各設一祭。唯橋陵除此日外。每日供半口羊充薦。是則元宗之於親陵。與諸陵且有異矣。今請元陵除朔望及節祭外。每日更供半口羊充薦。准祠部式供擬。泰陵建陵。則但朔望及歲冬至寒食伏臘社日。各設一祭。每日更不合上食。制曰。可。
元和元年七月。禮儀使杜黃裳奏。引故事。豐陵日祭。崇陵唯朔望節日伏臘各設一祭。制可。
十五年四月。禮儀使奏。按禮文令式。皇祖以上。至太祖陵寢。朔望上食。其元日寒食冬至臘社日。各設一祭。皇考陵朔望及節祭外。每日進食。今豐陵合停日祭。景陵日祭如式。制曰。可。
其年五月。殿中省奏。尚食局供景陵千味食數。內魚肉委食。味皆肥鮮。掩埋之後。薰蒸頗極。今請移魚肉食於下宮。以時進饗。仍令尚藥局據數以香藥代之。敕。脯醢豬犢肉等。皆宜以香藥代。其酒依舊供用。
諸僭號陵
神龍二年四月十二日。贈後父故上洛郡王元貞為酆王。廟號褒德。陵置六品八品丞各一員。韋庶人父也。
蘇氏曰。天寶九載。有詔發韋氏塚而平之。其時。差長安縣尉薛榮先專知。及見銘誌。發塚日月。與葬日月同。舊為陵號榮先。又與專知官薛榮先名同。自閉及開。凡四十五年。而兆應若是。足表僭溢過分。殃咎夙成。有以戒將來暴興者。其中寶玉。已經盜發罄矣。而柩櫬狼狽。徒生嘆嗟。又足以誡將來厚葬者也。
三年三月二日制令。武氏崇恩廟。依舊享祭。仍置五品令。七品丞。昊順二陵置令丞如太廟。其年七月。武崇訓將葬。監護使司農少卿趙履溫。諷安樂公主奏。依永泰公主例。為崇訓造陵。制許之。給事中盧粲駁奏曰。伏尋陵之稱謂。本屬皇王及諸君。自有國以來。諸王及公主墓。無稱陵者。唯永泰公主。承恩特葬。事越常塗。不合引以為名。左傳曰。唯名與器。不可以假人。魯王哀榮之典。誠別承恩。然國之名器。豈可妄假借。比貞觀以來。諸王舊例。足得豐厚。手敕曰。安樂公主與永泰公主無異。緣此特為陵制。不煩固執。粲又奏曰。臣聞陵之稱謂。施於尊極。不屬王公以下。且魯王若欲論親等第。則不親於雍王。雍王之墓。尚不稱陵。魯王則不可因尚主而加號。且君之舉事。則載於方冊。或稱之往典。或考自前朝。臣歷檢貞觀以來。駙馬墓無得稱陵者。且人君之禮。服絕於期。蓋為不獨子其子。陛下以膝下之恩愛。施及其夫。贈之儀。哀榮足備。豈得使上下無辨。君臣一貫者哉。又奏曰。安樂公主承兩儀之澤。履福祿之源。指南山以錫年。仰北辰而永庇。魯王之葬。車服有章。加等之儀。備有常數。塋兆之稱。不應假永泰公主為名。非所謂垂範將來。作則群辟者也。上無以答。竟從粲奏。先是。武氏昊陵順陵置守戶五百人。梁王三思及魯王崇訓墓。各置守戶六十人。又韋氏褒德廟。置守戶一百人。至景龍三年三月十六日。太常博士唐紹上疏曰。謹按昊順二陵。恩敕特令依舊。因循前例。守戶與昭陵數同。又先代帝王陵戶。准式二十人。今雖外氏特恩。亦須附近常典。請准式量減。取足防閑。庶無逼上之嫌。不失尊崇之道。又親王守墓。舊制例准得十人。梁魯近加追贈。不可越於本爵。准令。贈官用蔭。各減正官一等。故知贈之與正。義有抑揚。禮不可踰。理須裁制。請同親王墓戶。各置十人為限。又太廟宿衛。准備正兵。縱令壖內埽除。還以其兵應役。褒德別加廟戶。兼配軍人。既益煩勞。又虧常典。縱使恩加極禮。須准太廟汙隆。別置百人。亦請停廢。疏奏不納。至景雲元年七月一日。廢昊陵順陵二名。至二年五月五日。復昊順二陵。太平公主所請。至先天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又廢。並稱太原王墓。
皇后諸陵議
大歷十三年七月。將葬貞懿皇后。命起陵寢于章敬寺後。嘗遊幸近地。左右莫敢言。於是右補闕姚南仲上疏曰。臣聞人宅於家。主宅於國。夫長安城。陛下皇居也。分佈十二辰。即章敬寺北。當帝城寅上之地。陛下本命之所在。其可穿鑿興動。而建陵墓乎。此非所宜一也。夫葬者藏也。欲人之不得見也。蓋松柏當靜。靈祇貴幽。是以古帝前王之葬後妃。莫不憑邱原。遠郊郭。夫豈不愛。割情而已。今則西俯宮闕。南迫康莊。事非國經。義背神理。若使近而可見。歿而復生。雖在西宮。待之可也。如骨肉歸土。魂無不之。章敬之寺北。竟何所益。空勞恩想。極乖王度。示之兆庶彰於愛。垂之萬世損於明。此非所宜二也。夫帝王者。居高明。燭幽滯。登臺榭。候雲物。晨鑒東作。遐觀夏苗。先皇所以因龍首之岡。建望春之殿。蓋為此也。今若築陵其下。種柏其中。森然目前。動傷宸慮。夫心一傷。數日不平。天子之尊。豈不自惜。且匹夫向隅。滿堂為之不樂。萬乘不樂。國人其可歡心乎。伏惟貞懿皇后。坤德配天。母慈逮下。六宮是式。九族載和。故得家道克昌。令聞不朽。陛下所以切軫旒扆。久俟蓍龜。始諡之以貞懿。終待之以褻近。臣竊惑焉。且皇后生而至賢。歿而至靈。豈願以墳陵之故。累陛下聖明哉。非所以稱述後德。光被下泉也。今國人皆曰。貞懿皇后之陵。邇於城下者。主上將日省而時望焉。乃有損於聖德。無益於貞懿。將欲寵之。而反辱之。此非所宜三也。凡此數事。實玷大猷。天下鹹知。准臣獻議。人皆愛死。臣獨愛君。伏惟陛下熟計而取其長也。夫以帝王之貴。令出惟行。愜意於一時之間。校德於千載之後。陛下三光同耀。五嶽比崇。方得偃武靖民。登封頌聖。一誤於此。其傷實多。臣恐道路是非。史官褒貶。大明忽虧於掩蝕。至德翻後於堯舜。不其惜哉。今指事尚遙。改卜何害。避當寅之位。遠寧神之居。抑皇恩之殊眷。成貞懿之美號。天下幸甚。其疏奏。上感悟。超加南仲五階。賜銀印珠紱。
元和十一年三月。莊憲皇太后山陵禮儀使李逢吉上言。昊天上帝。五方上帝。皇地祇神州社稷之祀。謹按禮記。喪三年不祭。惟祭天地社稷。按周禮及開元禮。圜鍾之均六變。天神皆降。林鍾之均八變。地祇皆出。謹按不廢天地之祭。謂不敢以卑廢尊也。將祭必作樂者。所以降神也。苟有所闕。則祭不成禮。伏請准元和元年二月敕。用樂如舊。三年之內。不祭宗廟山陵。祔廟後四時饗祀如式。制曰。可。
開成五年二月。祭穆宗妃韋氏。追諡為宣懿太后。武宗母也。時初嗣位。後追諡之。初。武宗欲啟穆宗陵祔葬。中書門下奏曰。園寢已安。神道貴靜。光陵葬已二十餘載。福陵近又修崇。竊惟孝思。足彰嚴奉。今若載因合祔。須啟二陵。或慮聖陵不安。未合先旨。又以陰陽避忌。實有所疑。不移福陵。實合典禮。從之。乃詔就舊陵增築。仍依舊名曰福陵。
會昌五年二月。翰林待詔楊士端奏。義安殿大行皇太后陵地。准今月五日敕。奉光陵。准經。今年太歲在己醜。季土王年。不宜於光陵柏城內興工動土。宜於光陵封外東西北三面。有地平穩處。別擇置陵吉。制曰。可。其年三月。太常寺博士崔立上言。伏准正月二十九日敕。除陵寢外。其並約莊憲皇后山陵制度者。伏以莊憲皇后。合祔豐陵。不別置宮殿。今義安皇太后於光陵東別擇陵地。與莊憲皇后祔禮不同。其宮寢並諸色官員等。今與詳定官等同商量。伏恐合議建置。敕旨。宜並不要置。
陪陵名位
舊制。凡功臣密戚。請陪陵葬者。聽之。以文武分為左右而列。墳高四丈以下。三丈以上。若父祖陪陵。子孫從葬者。亦如之。若宮人陪葬。則陵戶為之城墳。凡諸陵皆置留守。領甲土。與陵令相知。巡警左右兆域內。禁人無得葬埋。古墳則不毀之。
獻陵陪葬名氏。 楚國太妃萬氏。館陶公主。河間王孝恭。襄邑王神符。清河王誕。韓王元嘉。彭王元則。道王元慶。鄭王元懿。虢王元鳳。酆王元亨。徐王元禮。滕王元嬰。鄧王元裕。魯王元夔。霍王元軌。江王元祥。密王元曉。並州總管張綸。榮國公樊興。平原郡公王長楷。譚國公邱和。巢國公錢九隴。刑部尚書劉德茂。刑部尚書沈叔安。
昭陵陪葬名氏。 越國太妃燕氏。趙國太妃楊氏。紀國太妃韋氏。賢妃鄭氏。才人徐氏。鄭國夫人。彭城郡夫人。蜀王愔。趙王福。紀王慎。越王貞。嗣紀王澄。曹王明。蔣王惲。清河公主駙馬程知亮。晉國公主駙馬韋思安。豫章公主駙馬唐善識。新興公主駙馬長孫曦。蘭陵公主駙馬竇懷哲。高密公主駙馬段綸。長樂公主駙馬長孫沖。遂安公主駙馬王大禮。南平公主駙馬劉元懿。衡陽公主駙馬阿史那社爾。新城公主駙馬韋政舉。城陽公主駙馬薛瓘。長廣公主駙馬楊師道。襄城公主駙馬蕭銳。長沙公主駙馬豆盧讓。安康公主駙馬獨孤彥雲。臨川公主駙馬周道務。普安公主駙馬史仁表。中書令馬周。中書令岑文本。並男方倩。中書令崔敦禮。英國公李勣。衛國公李靖。虞國公溫彥博。宋國公蕭瑀。申國公高士廉。梁國公房元齡。鄭國公魏徵。高陽公許敬宗。趙國公長孫無忌。莒國公唐儉。吏部侍郎馬載。戶部尚書李大亮。兵部尚書房仁裕。禮部尚書張復。國子祭酒孔穎達。禮部侍郎孔志約。工部侍郎孔元惠。太常卿褚亮。禮部尚書虞世南。工部尚書閻立德。吏部侍郎姜晦。太常卿薑皎。殿中監唐嘉會。學士姚思廉。衛尉卿魏叔玉。光祿大夫姜遠。祕書監岑景儔。宗正卿李芝芳。光祿卿房光義。並男原州別駕暉。鹹陽縣丞曜。衛尉卿房光敏。並男閬州刺史誕。清河郡主婿贈鴻臚卿竇廷蘭。金州刺史虞正松。洪州刺史吳黑闥。晉州刺史裴藝。寧州刺史竇義節。衛州刺史蕭鄴。吏部郎中馬覬。幽州都督長孫敞。原州都督李政明。臨淮公李規。瑯琊公王珍。常山公李倩。千金公李俊。中山王李琚。汝州別駕房漸。左清道率房恆。江夏王道宗。雍州長史李弼。夔國公宏基。觀國公楊仁恭。原州都督史幼虔。陝王府司馬史為謙。芮國公豆盧行業。西平郡王李琛。簡州刺史李震。安南都督姜簡。薛國公阿史那忠。鄂國公尉遲敬德。嘉國公周仁護。丹陽公李客師。雁門公梁建方。虢國公張士貴。胡國公秦叔寶。周國公鄭仁泰。大將軍薛咄摩。大將軍蘇泥熱。大將軍漢東公李孟嘗。芮國公盧寬。大將軍尉遲寶林。大將軍阿史那道真。大將軍邱行恭。大將軍賀蘭整。大將軍張世師。大將軍許洛仁。大將軍張延師。大將軍瑯琊王駢。大將軍懷德公于伯億。左金吾大將軍梁仁裕。大將軍史大奈。大將軍王波利。大將軍薑確。大將軍可汗阿史那步真。大將軍史奕。大將軍李森。大將軍阿史那德昌。大將軍公孫雅靖。右監門將軍執失善。左金吾將軍房先忠。內侍張阿難。橫野軍都督拔拽。都督渾大寧。于闐王尉遲光。盧國公程知節。將軍仇懷古。將軍杜君綽。將軍麻仁靖。將軍賀拔儼。將軍何道。將軍楊思訓。將軍元仲文。將軍豆盧承基。將軍斛斯正貴。將軍徐定成。將軍康野。將軍段志元。將軍薛萬鈞。將軍元思元。將軍李承祖。將軍薛承慶。右衛郎將軍尉遲昱。左衛郎將軍薑昕。中郎將段存爽。天冊府記室薛收。右衛大將軍李思摩。薩寶王贊普。新羅王女德真。初。長孫無忌自于昭陵封內。先造墳墓。至上元元年九月七日。許歸葬。
乾陵陪葬名氏。 章懷太子賢。懿德太子重潤。澤王上金。許王素節。邠王守禮。義陽公主。新都公主。永泰公主。安興公主。特進王及善。中書令薛元超。特進劉審禮。禮部尚書左僕射豆盧欽望。右僕射劉仁軌。左衛將軍李謹行。左武衛將軍高侃。
定陵陪葬名氏。 節湣太子重俊。宜城公主。長寧公主。城安公主。定安公主。永壽公主。駙馬韋鐬。駙馬王同皎。
橋陵陪葬名氏。 惠宣太子業。惠莊太子撝。惠文太子範。金仙公主。梁國公主。鄎國公主。駙馬李思訓。
泰陵陪葬名氏。 贈揚州大都督高力士。
建陵陪葬名氏。 尚父汾陽王郭子儀。
元陵。無陪葬。
崇陵。無陪葬。
豐陵。無陪葬。
景陵陪葬名氏。 惠昭太子寧。孝明太后鄭氏。懿安太后郭氏。賢妃王氏。
光陵陪葬名氏。 恭僖太后王氏。貞獻太后蕭氏。
莊陵陪葬名氏。 悼懷太子普。
章陵。無陪葬。
端陵陪葬名氏。 賢妃王氏。
正陵陪葬名氏。 婕妤柳氏。
簡陵。無陪葬。
靖陵。無陪葬。
和陵。無陪葬。
讓皇帝惠陵陪葬名氏。 鄭王筠。嗣寧王琳。同安王珣。蔡國公主。
貞觀八年詔曰。佐命功臣。義深舟楫。或定謀帷幄。或推身行陣。同濟艱危。克成鴻業。追念在昔。何日忘之。漢氏將相陪陵。又給東園祕器。篤終之義。恩意深厚。自今以後。功臣密戚。及德業佐時者。如有薨亡。宜賜塋地一所。及賜以祕器。使窀穸之時。喪事無闕。十一年十月二日。又詔曰。諸侯列葬。周文創陳其禮。大臣陪陵。魏武重申其制。去病佐漢。還奉茂鄉之塋。夷吾相齊。終託牛山之墓。斯蓋往聖垂範。前賢遺則。存曩昔之宿心。篤始終之大義也。皇運之初。時逢交泰。謀臣武將等。先朝特蒙顧遇者。自今以後。身薨之日。所司宜即以聞。並於獻陵左側。賜以墓地。並給東園祕器。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。詔曰。周室姬公。陪於畢陌。漢廷蕭相。附彼高園。寵錫墳塋。聞諸前代。從窆陵邑。信有舊章。蓋以懿戚宗臣。類同本之枝幹。元功上宰。猶在身之股肱。今宜聿遵故實。取譬拱辰。庶在鳥耘之地。無虧魚水之道。宜令所司。於昭陵南左右廂。封量取地。仍即標誌疆域。擬為葬所。以賜功臣。其有父祖陪陵。子孫欲來從葬者。亦宜聽許。
永徽六年詔。其祖父先陪獻陵。子孫欲隨葬。亦宜聽許。
元和九年五月。左金吾衛大將軍郭釗奏。亡祖故尚父子儀。陪葬建陵。欲於墳所種植楸松。敕。如遇年月通便。陵寢修營。宜令所司。許其栽種。
諸陵雜錄
讓皇帝惠陵。在京兆府奉先縣界。天寶元年正月葬。
承天皇帝順陵。在京兆府鹹陽縣界。大歷三年四月七日葬。
殤帝無陵號。在京兆府武功縣。
孝敬皇帝恭陵。在河南府緱氏縣界。上元二年八月十九日葬。初修陵。蒲州刺史李仲寂充使。將成。而以元宮狹小。不容送終之具。遽欲改拆之。留役滑澤等州丁夫數千人。過期不遣。丁夫恚苦。夜中投塼瓦。以擊當作官。燒營而逃。遂遣司農卿韋機。續成其功。機始於隧道左右。開便房四所。以貯明器。於是撙節禮物。校量功程。不改元宮。及期而就。
奉天皇帝齊陵。在京兆府昭應縣界。元年建寅月六日葬。
宣懿太后韋氏福陵。在京兆府萬年縣界。
惠安太后王氏壽陵。在京兆府萬年縣界。
元昭皇后晁氏慶陵。在京兆府萬年縣界。
昭宗太后王氏安陵。在京兆府萬年縣界。
息隱太子建成陵。在京兆府長安縣界。
恭懿太子Ö陵。在京兆府長安縣界。
昭靖太子邈陵。在京兆府萬年縣界。
文敬太子謜陵。在京兆府昭應縣界。
惠昭太子寧陵。在京兆府昭應縣界。
莊恪太子永陵。在京兆府昭應縣界。
恭哀太於倚陵。在京兆府昭應縣界。
永徽二年四月。進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。丞為從七品。
景龍二年三月十一日敕。諸陵所使來往。宜令所支。預料所須。送納陵署。仍令署官檢校。隨事供擬。不得差百戶私備支承。
開元二年。昭成皇后靖陵在洛陽。上令舅希瓘往樹碑。上曰。其文須取第一手。遂令魏知古宣旨。令中書侍郎蘇頲為碑文。頲因極言帝王及後。禮無神道碑。近則天皇後。崇尚家代。猶不敢稱碑。刻為述聖紀。且事不師古。動不合法。若靖陵獨建。即陛下祖宗之陵。皆須追建。上從其言而止。
二十三年十二月三日敕。諸陵使至先立封。封內有舊墳墓。不可移改。自今以後。不得更有埋葬。
大歷十四年十月。代宗山陵。靈駕發引。上號送於承天門。見轀輬不當道。指丁未間。問其故。有司對曰。陛下本命在午。故不敢當道。上號泣言曰。安有枉靈駕而謀身利。乃命直午而行。
貞元六年十一月十八日。敕諸陵柏城四面。合各三裏內不得葬。如三裏內一裏外舊塋。須合祔者。任移他處。
元和元年十二月。太常奏。隱太子章懷懿德節閔惠莊惠文惠宣靖恭恭懿昭靖九太子陵。世數已遠。官額空存。今請除陵戶外並停。從之。二年正月。停諸陵留守。四年閏三月二十八日。敕諸陵臺令。每季集。宜令正衙辭見。八年七月。宗正卿王涯奏。永康興寧順三陵。及諸太子陵。並許三百步外任人興墓。從之。
十五年二月。山陵使奏。准崇陵例。當使合置副使兩員。李翺官是宗卿。職奉陵寢。按行陵地。公事已終。便請兼充副使。專于陵所勾當。從之。
太和八年七月。大雨雹。定陵東廊下。地裂一百三十七尺。深五尺。詔宗正卿李仍叔啟告修塞。
會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。敕節文諸陵柏栽。今後每至歲首。委有司於正月二月七月八月四箇月內。擇動土利便之日。先下奉陵諸縣。分明榜示百姓。至時與設法栽植。畢日。縣司與守塋使同檢點。據數牒報。典折本戶稅錢。
文德元年。僖宗晏駕。以左僕射平章事孔緯充山陵使。祔廟畢。准故事不入廟。上遣中使日赴延英。合令依舊視事。
唐會要卷二十二
社稷
舊儀注。祭犧牲不得捶撲傷損。死則埋之。若有創病者。別卜。
武德九年正月。親祀太社。詔曰。吉日惟戊。親祀太社。率從百僚。以祈五穀。今既南畝俶載。東作方興。州縣致祀。宜盡祗肅。四方之人。鹹勤殖藝。別其姓類。命為宗社。京邑庶士。臺省群官。裏閈相從。共遵社法。以時供祀。各申祈報。具立節文。明為典制。
鹹亨五年。三月十日詔。春秋二社。本以祈農。比聞除此之外。別立當宗及邑義諸色等社。遠集人眾。別有聚斂。遞相承糾。良有徵求。雖於吉凶之家。小有裨助。在於百姓。非無勞擾。自今以後。宜令官司禁斷。
神龍元年五月詔。於東都建置太社。禮部尚書祝欽明問禮官博士曰。周禮田主。各用所宜之木。今太社主用石。何也。禮官太常少卿韋叔夏。國子司業郭山惲。太常博士張齊賢。尹知章議曰。春秋傳曰。君以軍行。祓社釁鼓。祝奉以從。書曰。不用命戮於社。社之主。蓋用石為之。奉謂將行也。是鄭玄以社主用石。崔靈恩三禮義宗曰。社之神用石。以土地所主最為實。故用石也。又呂氏春秋雲。殷人之禮。其社用石。後魏書雲。天平四年四月。太社石主遷於社宮。是社主用石。古有明說。周禮田主。各用所宜之木者。彼謂人間之社。非太社也。又檢舊社主長一尺六寸。方一尺七寸。付禮官傅士等議其制度。禮官韋叔夏等又議曰。社主制度長短。在禮無文。但天子親征。又載社主。謂之社事。則社之神主。可載而行。今詳議以為主既可載。明非過重。按郊特牲雲。社祭土而主陰氣。韓詩外傳雲。天子大社方五丈。諸侯半之。蓋以五是土數。故壇方五丈。其社主請准五數。長五尺。准陰之二數。方二尺。剡其上以象物生。方其下以象地體。埋其半。以根在土中。而本末均也。則神道設教。法象有憑。其尺請用古尺。又檢舊社稷壇上四方。設以方色。唯中央數尺。飾以黃土。韋叔夏等又議曰。韓詩外傳雲。天子太社。廣五尺。各分置四方色訖。上冒以黃土。說者雲。冒以黃土者。象王者覆被四方。據此。則合用黃土遍覆壇上。今檢舊壇之上。亦備方色。唯中央數尺。飾以黃土。則見覆被之道。有所不及。既乖舊制。望請准古改造。於是以方色飾壇之四面及四陛。其上則以黃土覆之。祝欽明又建議曰。周頌載芟篇敘曰。春藉田而祈社稷也。禮記。天子為藉千畝。諸侯為藉百畝。即此緣有藉田。自為立社。王社侯社。因此有名。卿大夫以下無藉田。所以成群置社。藉田壇祭。止是王社。往者直雲藉田。近日改名先農之祭。不知王社根本。魏世妄設三牢。群說紛紜。乍毀乍立。晉氏徒雲省費。不知仍在藉田千畝。共迷其日固久。不詳經典。致此諠譁。今者創立社稷。理宜正名典故。請改儀注及式。將先農以為帝社。使人聽不惑。古義具存。移前代之末學。表當今之準繩。豈不美歟。諸禮官審加詳議。禮官韋叔夏。博士張齊賢等議曰。謹按祭法雲。王者立太社。然王社所祭之處。書傳無文。漢書郊祀志。漢興已有官社。未立官稷。遂於官社後立官稷。以夏禹配食官社。以後稷配食官稷。臣瓚雲。案高紀。立漢社稷。所謂太社也。時又有官社。配以夏禹。所謂王社也。見漢祠令。而未立官稷。至此始立之。光武中興。不立官稷。相承至今。魏以官稷為帝社。故摯虞議曰。魏氏故事。立大社帝社是也。晉初或廢或置。皆不言當時所置之處。或雲兩社同處。王社在大社之西。崔氏皇甫氏並雲。王社在藉田。引詩藉田而祈社稷為證。今謹按衛宏漢舊儀。春始東耕於藉田。官祀先農。則神農也。又五經要義雲。立壇于田所。以祠先農。壇之制度如壇。魏秦靜議雲。風伯雨師。靈星先農。與社稷為國之六神。晉太始四年。上耕於東郊。乙太牢祀先農。又周隋舊儀。及皇朝新禮。先農皆祭帝神農。配以後稷。是則王社先農。其來自遠。各在祀典。不可合而為一。今欲崇立帝社。實違禮經。望於藉田之中。別立帝社帝稷。配以禹棄。則先農帝社。兩祠鹹秩。協載芟之義。符祭法之文。祝欽明又議曰。藉田之祭。本是王社。承前若祠先農。共是勾龍後稷。烈山之子。亦謂之農。周棄繼之。皆祀為稷。共工之子。後土主名。湯既勝夏。欲遷不可。社稷主祭。唯此二神。祭法所載。祀典皆存。自黃帝以下。羲農二皇。不列常祀。豈有社稷之祭。上取炎皇。正經典籍。曾無此語。膚淺諸儒。妄為曲說。假如蠟主先嗇。鄭玄雲。若神農。徒見易之揉木。即雲若神農耳。如其遠推邃古。磨蜄在神農前。將為先嗇。有何不可。此鄭之謬妄。不尋祭法根源。後儒守株。即以為定。始立社稷祈報。惟祭共工烈山。神農未報大功。何不遠取祈報。即明三皇以上。樸略洪荒。帝王之道。無取為教。魏秦靜者。又何知社稷先農。妄分為二。且六宗之義。先儒猶且紛然。六神之言。秦靜憑何分析。習俗迷謬。殊不可依。豈有一藉田中。置四壇墠。先農王社。同貫異名。固是一種。後稷勾龍。更無二道。同途分祭。四牢徒費。豈是爾愛其羊。又言漢祀禹神。此義更殊未得。若將禹平水土。其功大於勾龍。成湯革夏社時。何不替勾龍之祀。周棄既將易祀。夏禹寧可獨遺。漢德不逮殷湯。祀禹無乃為諂。後王更無遵用。明其一時謬僻。禮官今欲效僻。張禹無乃迂乎。前以王社沒於先農。欲依祀典正號今乃更加兩祀。亦恐刺謬增多。退傳禮官。更加詳度。具依經訓勿據俗儒。於是韋叔夏張齊賢等又奏曰。謹按經典。無先農之文。禮記祭法雲。王自為立社曰王社。先儒以為其社在藉田之中。詩載芟雲。春藉田而祈社稷。是也。永徽中。猶名藉田。垂拱以後刪定。始改為先農。與社本是一神。妄有改張。以惑人聽。其先農壇且請改為帝社壇。以應禮記王社之義。其祭先農禮。改為帝社禮。仍令用孟春吉亥。祀後土。以勾龍氏配之。從之。於是改先農壇為帝社壇。於帝社壇西置帝稷壇。禮太社同太稷。其壇不備方色。所以異於太社也。至開元定禮。除帝稷之議。祀神農氏於壇上。以後稷配。至今以為常典也。
開元十九年正月二十日敕。普天率土。崇德報功。饗祀惟殷。封割滋廣。非可以全惠養之道。協靈祇之心。其春秋二時社及釋奠。天下諸州府縣等。並停牲牢。惟用酒脯。務存修潔。足展誠敬自今以為常式。至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敕。春秋祈報。郡縣常禮。比不用牲。豈雲血祭。陰祀貴臭。神何以歆。自今以後。州縣祭祀。特以牲牢。宜從常式。其年六月二十八日敕。大祀中祀。及州縣社稷。依式合用牲牢。餘並用酒脯。至貞元五年九月十二日。國子祭酒包佶奏。春祭社稷。准禮。天子社稷皆太牢。至大歷六年十月三日敕。中祀少牢。社稷是中祀。至今未改。敕旨宜准禮用太牢。天寶元年十月九日敕。社為九土之尊。稷乃五穀之長。春祈秋報。祀典自尊。如聞祭官祗事。不全備禮。朕永惟典故。務在潔誠。俾官吏之盡心。庶蒼生之蒙福。今後祭官等。庶事之間。倍宜精潔。兩京委禦史臺。諸郡委採訪使。有違犯者。具錄聞奏。其社壇側近。仍禁樵牧。其百姓私社。亦宜與官社同日致祭。所由檢校。三載二月十四日詔。社稷列為中祀。頗紊大猷。自今以後。社稷及日月五星。並升為大祀。仍以四時致祭。諸星為中祀。長慶三年正月。祠部員外充太常禮院修撰王彥威奏。謹按禮雲。社者。神地之道也。郊特牲而社稷太牢。鄭玄以為國中之神。莫貴於社。故前古為大祀。至天寶三載二月十四日敕雲。祭祀之典。以陳至敬。名或不正。是相奪倫。況社稷孚祐。百世蒙福。列為中祀。頗紊大猷。自今以後。昇為大祀。爾後因循。又依開元禮為中祀。然而牲用太牢。太尉攝行事。祭之日不坐。並是大祀之義。列為中祀。是因循謬誤。教人報本。未極尊嚴。有國之儀。唯此厭屈。今請准敕升為大祀。庶合禮中。從之。開成五年十一月。吏部奏准四年正月詔書。大祀並差三品以上官充祭。太社太稷。攝司徒司空。並合差三品官行事。伏緣諸司三品官。員額絕少。其中或有假。故無官可差。其每年祭太稷攝司徒司空。請准舊例。取左右庶子少詹事。及諸司少卿監通攝。制可。
祀風師雨師雷師及壽星等
天寶四載七月二十七日敕。風伯雨師。濟時育物。謂之小祀。頗紊彜倫。去載。眾星以為中祀。永言此義。固合同升。自今以後。並宜升入中祀。仍令諸郡各置一壇。因春秋祭祀之日。同申享祠。至九月十六日敕。諸郡風伯壇。請置在社壇之東。雨師壇在社壇之西。各稍北三十步。其壇卑小於社壇。其祀風伯。請用立春後醜。祀雨師立夏後申。所祭各請用羊一。籩豆各十。簠簋俎一。酒三鬥。應緣祭須一物已上。並以當處群公廨社利充。如無。即以當處官物充。其祭官准祭社例。取太守以下充。五載四月十七日詔曰。發生振蟄。雷為其始。畫卦陳象。威物效靈。氣實本於陰陽。功乃施於動植。今雨師風伯。久列于常祠。唯此震雷。未登於群望。其以後每祭雨師。宜以雷師同壇祭。共牲別置祭器。至貞元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詔。問禮官。其風師雷師祝版署訖。合拜否。太常博士陸淳奏曰。以是小祠。准禮又無至尊親祭之文。今雖請禦署。校詳經據。並無拜禮。詔曰。風師雨師為中祠。有烈祖成命。況在風雨。至切蒼生。今禮雖無文。朕當屈己再拜。以申子育之意。仍永為常式。本是小祀。開元禮無樂章。及升為中祀。乃用登歌一部。天寶以來。嘗借天帝樂章用之。本太常卿董晉奏請。補其闕。至貞元六年五月十四日。詔秘書監包佶補之。雨師亦准此。風師壇舊在通地門外道北二裏。貞元三年閏五月二十一日。以宮城喧呼。虧於宿敬。又近章敬寺。恐神靈不安。詔有司于滻水東擇地移之。其年七月二十一日。遣太常少卿裴鬱致祭告移之。四年四月。詔有司。自開元以來。升風師雨師為中祀。假郊廟樂章。未奏撰。遂令于邵等分撰之。六年五月。以風師雨師武成王等樂章。付有司施行之。
元和十五年太常禮院奏。來年正月三日。皇帝有事于南郊。同日立春後醜。祀風師。按周禮大宗伯。以槱燎祀風師。鄭玄雲。風。箕星也。故令禮立春後醜。於城東北就箕星之位。為壇祭之。禮祀昊天上帝於圜丘。百神鹹秩。箕星從祀之位。在壇之第三等。伏以皇帝有事南郊。遍祭之義。百師鹹在。其五方帝並日月神州以下。緣對昊天上帝皇地祇。尊不得申。並為從祀。悉無上公行事。並禦署祝版之儀。風師既是星神。厭降之儀。便當陪祭。如非遇郊祀。其時祭祀如常儀。
開元二十四年七月十二日。有上封事者。言月令雲。八月。日會於壽星。祠於大社壇享之。敕曰。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。常以千秋節日修其祀典。二十六日。敕壽星壇宜祭老人星。及角亢七宿。著之常式。
嶽瀆
武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。親祠華嶽。舊儀。嶽瀆以上。祀版禦署訖。北面再拜。證聖元年。有司上言曰。伏以天子父天而母地。兄日而姊月。於祀應有再拜之儀。謹按五嶽視三公。四瀆視諸侯。天子無拜諸侯之禮。臣愚以為失尊卑之序。其日月以上。請依舊儀。五嶽以下。署而不拜。制可之。
開元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敕。霍山宜崇飾祠廟。秩視諸侯。蠲山下十戶。以為灑埽。晉州刺史。春秋致祭。
二十五年十月八日敕。三時不害。百穀用成。遂使京坻。遍於天地。和平之氣。既無遠而不通。禋祀之典。亦有祈而必報。宜令中書令李林甫等。分祭郊廟社稷。尚書左丞相裴耀卿等。分祭五嶽四瀆。至二十八年十月三日。敕。感而遂通。神之鑒也。祈而必報。禮之經也。今農以畢功。歲則大稔。京坁之積。寰海攸同。用陳蠲潔之薦。以答明禋之祉。宜令侍中牛仙客等。分祭郊廟社稷嶽瀆等。其四海四鎮。及名山嶽瀆。使有道路由過者。亦宜便祭。至天寶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。詔今歲西成。頗為善熟。宜令光祿卿嗣鄭王希言等。分祭五嶽。其四瀆名山。並委所由郡長官。擇日致祭。至天寶七載十一月十七日。朕祗肅群祀。祈在三農。冀幽贊之有憑。必昭報而無闕。宜令工部尚書郭虛己等。分祭五嶽四瀆。八載九月二十日詔。稼穡豐穰。群官樂業。思崇聖秩。用展虔誠。宜令宗正卿褒信王璆。分祭五嶽四瀆。又至天寶十載二月二十一日。遣嗣吳王祗等。分祭五嶽四瀆。具行冊禮。至貞元二年八月。詔太常卿裴鬱等十人。各就方鎮。祭嶽瀆等。舊禮皆因郊祀望而祭之。天寶中。始有遣使祈福之祀。至德中。又加西嶽金天王。中嶽中天王。及諸岳瀆王公之號。今用遣使之禮。非正也。其年五月十五日。太常卿董晉奏。五嶽四瀆。准開元元年禮。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。其祝版並合禦署。至上元元年。中祠小祠。一切權停。自後因循。不請禦署其祝版。欲至饗祭日。所司准呈先進取禦署。附驛發遣。敕旨宜依。仍委所司。每至時先奏。附中使送往。十二年二月。太常博士裴堪奏。謹按舊儀。嶽瀆以祝版禦署訖。北面再拜。證聖元年。有司上言曰。伏以王者父天母地。兄日姊月。於禮應有再拜之儀。謹按五嶽視諸侯之禮。其日月以上。請依舊儀。五嶽以下。署而不拜。制可。至開元修理五嶽四瀆。皇帝無親祭禮儀。其祝文皆雲。嗣天子某。謹遣某官。敢昭告於某嶽某瀆之神。讀訖。皆申再拜。祭五龍神。但雲獻官再拜。此則有司行事。皆有拜文。今臣與禮官等。通詳典制。整辨所宜。伏聞禮擬於時。議則求古。無文可質正者。則推類以明之。臣愚以為三才之尊。各申所極。尊有所統。禮亦宜差。若無比視。何以辨等。故禮雲。五嶽視三公。四瀆視諸侯。其餘山川視伯子男。議者以嶽瀆既比公侯。則禮如人臣矣。其於祭也。則人君不合有拜臣之儀。謹按五經通義雲。星辰日月五嶽四瀆。皆天地之別神從官也。因郊而祭者。緣天地之意。亦欲及之也。又禮記雲。非其臣則答拜。鄭玄注雲。不臣。人之臣也則星辰嶽瀆。既是天地從官。恐人君不得如公侯之禮而臣下之也。何以言之。王者父天母地。兄日姊月。星辰視昆弟。嶽瀆視公侯。以此明之。星辰嶽瀆。是天地之臣也。秩視人臣也。陛下與天地為子。遣使申祭。恐不合令受天父地母從官之拜。宜有以答之。故開元禮祭岳瀆祝文。皇帝稱名。又雲謹遣。于義有必拜之文。是國家著禮。以明神為敬。不以臣下為禮。以臣等所見。並請依證聖元年定制。有司行事。須申拜禮。
前代帝王
顯慶二年七月十一日。太尉長孫無忌議曰。謹按祭法雲。聖王之制祀也。法施於民則祀之。以死勤事則祀之。以勞定國則祀之。能禦大災則祀之。能捍大患則祀之。又雲。堯舜禹湯文武。皆有功烈於民。及日月星辰。民所瞻仰。非是族也。不在祀典。唯此帝王。合與日月同例。常加祭享。義在報功。爰及隋世。並遵斯典。其漢高祖。祭法無文。但以前世及今。多行秦漢故事。始皇無道。所以棄之。漢高典章。法垂於後。自隋以上。亦在祀例。伏惟大唐稽古垂化。網羅前典。唯此一禮。咸秩未申。親令禮及令。無祭先代帝王之文。今請幸遵故實。修附禮文。令三年一祭。仍以仲春之月。祭唐堯于平陽。以契配。祭虞舜於河東。以臯陶配。祭夏禹于安邑。以伯益配。祭殷湯於偃師。以伊尹配。祭周文於酆。以太公配。祭武王於鎬。以周公召公配。祭漢祖於長陵。以蕭何配。詔可。
麟德二年。車駕東幸。將封岱嶽。十一月。至滎陽頓。祭紀信墓。贈驃騎大將軍。
開元二十二年正月一日詔。自古聖帝明王。嶽瀆海鎮。用牲牢。餘並以酒脯充奠祀。其年十一月六日。雲州置魏孝文帝祠堂。有司以時享祭。州有魏故明堂遺址。乃於其上置廟焉。
天寶二年三月二十八日。追尊臯陶為德明皇帝。涼武昭王為興聖皇帝。各與立廟。每歲四季月享祭。至寶應時。禮儀使杜鴻漸。請停四時享獻。三載五月二十二日。置周文王廟。以同德十人。四時配享。六載正月十一日。敕三皇五帝。創物垂範。永言龜鏡。宜有欽崇。三皇。伏羲。以勾芒配。軒轅。以風後力牧配。五帝。少昊。以蓐收配。顓頊。以元冥配。高辛。以稷契配。唐堯。以羲仲和叔配。虞舜。以夔龍配。其擇日及置廟地。量事營立。其樂器請用宮懸。祭請用少牢。仍以春秋二時致享。共置令丞。令太常寺檢校。七載五月十五日詔。上古之君。存諸氏號。雖事先書契。而道著皇王。緬懷厥功。寧忘鹹秩。其三皇以前帝王。宜於京城內共置一廟。仍與三皇五帝廟相近。以時致祭。天皇氏。地皇氏。人皇氏。有巢氏。燧人氏。其祭料及樂。請准三皇五帝廟。以春秋二時享祭。歷代帝王肇跡之處。未有祠宇者。所由郡置一廟享祭。取當時將相。德業可稱者二人。配享。夏王禹都安邑。今夏縣。以虞伯益秩宗伯夷配。殷王湯都亳。今穀熟縣。以阿衡伊尹左相仲虺配。周文王都酆。今鹹陽縣。見有廟。以師鬻熊齊太公望祀。周武王都鎬。請入文王廟同享。太師周公太保召公配。秦始皇帝都咸陽。丞相李斯將軍王翦配。漢高祖起沛。今彭城縣。太傅張良相國蕭何配。後漢光武皇帝起南陽。司徒鄧禹將軍耿弇配。魏武皇帝都鄴。侍中荀彧太尉鍾繇配。晉武帝都故洛陽。司空張華大將軍羊祜配。後魏道武皇帝起雲中。太尉長孫嵩尚書崔元伯配。周文帝起馮翊。尚書蘇綽大將軍於謹配。隋文帝封隋漢東。僕射高熲大將軍賀若弼配。令郡縣長官。春秋二時。擇日。粢盛蔬饌時果。配酒脯。潔誠致祭。其忠臣義士。孝婦烈女。史籍所載。德行彌高者。所在宜置祠宇。量事致祭。殷相傅說。汲郡。殷太師箕子。汲郡。宋公微子。雎陽郡。殷少師比幹。汲郡。齊相管夷吾。濟南郡。齊相晏平仲。濟南郡。晉卿羊舌叔向。絳郡。魯卿季孫行父。魯郡。鄭卿東裏子產。滎陽郡。燕上將軍樂毅。上穀郡。趙卿藺相如。趙郡。楚三閭大夫屈原。長沙郡。漢大將軍霍光。平陽郡。漢太傅蕭望之。萬年郡。漢丞相邴吉。魯郡。蜀丞相諸葛亮。南陽郡。以上忠臣一十六人。周太王子吳太伯。吳郡。伯夷叔齊。並河東郡。吳延陵季劄。丹陽郡。魏將段幹木。陝郡。齊高士魯仲連。濟南郡。楚大夫申包胥。富水郡。漢將軍紀信。華陽郡。以上義士八人。周太王妃太姜。新平郡。周王季妃太任。扶風郡。周文王妃太姒。長安縣。配享文王之廟。魯大夫妻敬姜。魯郡。鄒孟軻母。魯郡。陳宣孝婦。雎陽郡。曹世叔妻大家。扶風郡。以上孝婦七人。周宣王齊薑。長沙郡。衛太子恭姜。汲郡。楚莊樊姬。富水郡。楚昭王女。富水郡。宋公伯姬。雎陽郡。梁宣高行。陳留郡。齊杞梁妻。濟南郡。趙將趙括母。趙郡。漢成帝班婕妤。扶風郡。漢元帝馮昭儀。鹹陽郡。漢太傅王陵母。彭城郡。漢禦史大夫張湯母。萬年縣。漢河南尹嚴延年母。東海郡。漢淳於緹縈。濟南郡。以上烈女一十四人。並令郡縣長官。春秋二時擇日。准前致祭。歷代帝王廟。每所差側近人不課戶四人。有闕續填。仍關戶部處分。至十二載七月二十八日。有敕停廢。九載十一月十六日。周武王漢高祖于京城內。各置一廟。並置官吏。
至德二載八月。道士李國貞奏。皇室仙系。修崇靈路。請於昭應縣南三十裏山頂。置天華上宮露臺。天地婆父。三皇道君。太古天皇。中古伏羲媧皇等祠堂。並置灑埽宮戶一百人。又於縣之南義扶穀故湫。置祠堂。並許之。昭應縣令梁鎮上疏。其略曰。天地婆父。祀典無文。言甚不經。義無可取。若陛下特與天地建祖宗之廟。必上天貽向背之責。又夫湫者。龍之窟也。龍得水則神。無水則螻蟻之匹也。故知水存則龍在。水竭則龍亡。今湫竭已久。龍安所在。何必崇飾祠宇。豐潔薦奠。其三皇五帝。則兩京及所都之處。已建宮觀祠廟。時設齋醮饗祀。其湫既竭。不可更置祠堂。又不當更為天地建立宗廟。臣並請停。其三皇道君。天皇伏羲女媧等。既先各有廟。望於本祠依禮齋祭。制曰。可。
永泰二年五月詔。道州舜廟。宜蠲近廟兩戶。充埽除。從刺史元結所請也。
大歷五年四月。鄜坊節度使臧希讓上言。坊州軒轅皇帝陵闕。請置廟。四時饗祭。列於祀典。詔從之。
元和十四年正月敕。周文王武王祠宇。在鹹陽縣。宜令有司。精加修飾。
天祐二年六月十五日。封楚三閭大夫屈原為昭靈侯。舜帝二妃祠為懿節祠。
龍池壇
開元二年閏二月詔。令祠龍池。六月四日。右拾遺蔡孚獻龍池篇。集王公卿士以下一百三十篇。太常寺考其詞合音律者。為龍池篇樂章。共錄十首。紫微令姚元之。右拾遺蔡孚。太府少卿沈佺期。黃門侍郎盧懷慎。殿中監薑皎。吏部尚書崔日用。紫微侍郎蘇頲。黃門侍郎李義府。工部侍郎姜晞。兵部侍郎裴璀等。更為樂章。十六年。詔置壇及祠堂。每仲春將祭。則奏之。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。有龍見于興慶池。因祀而見也。敕太常卿韋縚草祭儀。縚奏曰。臣謹按周禮。以辜祭四方百物。祭法曰。能出雲為風雨者。皆曰神。龍者四靈之畜。亦百物也。能為雲雨。亦曰神也。禮有公食大夫饗之文。即生曰食。亦曰饗矣。其饗之日。合用仲春之月。易曰。震為龍。震者東方春用。於時二月也。饗之法。請用二月。有司筮日。池傍設壇。官致齋。設籩豆如祭雨師之儀。以龍致雨也。其牲用少牢。樂用鼓鐘。奏姑洗。歌南呂。鄭玄雲。風師雨師及小祀。用此樂凡六變者。三變而致鱗物。今享龍亦請三變。舞用帗舞。樽用散酒。以一獻。周禮曰。凡祭群小祀用之也。詔從之。
二十三年五月一日。宗子請率月俸於興慶宮建龍池聖德頌。以紀符命。望令皇太子。中書令張九齡。禮部尚書李林甫。充檢校使。從之。五日。宗子請令寧王憲題額。侍中裴耀卿充模勒使。至天寶二年五月五日。又重建立。殿中監褒信王璆撰文。皇太子書並題額。
貞元六年六月。復祭五龍壇。
元和十二年四月。上以自春以來。時雨未降。正陽之月可雩祀。遂幸興慶宮堂祈雨。忽有一白鸕。浮沈水際。群類翼從。左右鹹異之。俄而不見。方悟龍神之變化。遂相率蹈舞稱慶。後大雨果下。
唐會要卷二十三
武成王廟
開元十九年四月十八日。兩京及天下諸州。各置太公廟一所。以張良配享。春秋取仲月上戊日祭。諸州賓貢武舉人。准明經進士。行鄉飲酒禮。每出師命將。辭訖。發日。便就廟引辭。仍簡取自古名將。功成業著。宏濟生民。准十哲例配享。至乾元元年九月十二日。太常少卿於休烈奏。秋享漢祖廟見傍無侍臣。享太公廟。有張良在側。伏以子房生於漢楚。翊奉高祖。坐籌帷幄。定天下。考其年代。不接太公。自古配食廟庭。陪葬陵寢。皆取當時佐命。同受哀榮。太公人臣。不合以張良配享。請移於漢祖廟。敕旨依。
上元元年閏四月十九日敕文。定禍亂者。必先于武德。拯生靈者。諒在於師貞。昔周武創業。克寧區夏。惟師尚父。實佐興王。況德有可師。義當禁暴。稽諸古昔。爰崇典禮。其太公望可追封為武成王。有司依文宣王置廟。仍委中書門下。擇古今名將。准文宣王置亞聖及十哲等。享祭之典。一同文宣王。至建中三年閏正月二十五日。禮儀使顏真卿奏。武成王廟用樂。臣伏以自太公封武成王。追封之禮。與諸侯王名位義同。廟庭用樂。合准諸侯之數。今請每至釋奠。奏軒懸之樂。敕旨。宜付所司。至七月十一日。史館伏奏表。今年五月十五日敕。武成王廟配享人等。宜令史館參詳定名聞奏者。又准開元十九年四月勒。宜揀取自古名將充十哲。漢太子少傅張良。先以配享。齊大司馬田穰苴。吳將軍孫武。魏河西太守吳起。燕昌國君樂毅。奏武安君白起。漢淮陰侯韓信。蜀丞相諸葛亮。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。司空英國公李勣。七十二弟子。齊將孫臏。越相國範蠡。趙將信平君廉頗。齊將管仲。齊將安平君田單。趙將馬服君趙奢。大將軍武安君李牧。秦將王翦。漢相平陽侯曹參。梁王彭越。左丞相絳侯周勃。太尉條侯周亞夫。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。大將軍長平侯衛青。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。前將軍李廣。後漢太傅高密侯鄧禹。大司馬廣平侯吳漢。征西將軍夏陽侯馮異。建威將軍好畤侯耿弇。執金吾寇恂。左將軍膠東侯賈復。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。太尉新豐侯段熲。魏太尉鄧艾。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。太尉槐裏侯皇甫嵩。蜀前將軍壽亭侯關雲長。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。吳南郡太守周瑜。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。大司馬陸抗。丞相陸遜。晉征南將軍南城侯羊祜。鎮南將軍當陽侯杜元凱。撫軍大將軍襄陽侯王濬。太尉長沙公陶侃。車騎將軍康樂侯謝元。前秦丞相王猛。前燕太宰慕容恪。宋司空武陵侯檀道濟。征虜將軍王鎮惡。後魏太尉長孫嵩。北齊右僕射燕郡公慕容紹宗。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。梁太尉王僧辯。周大塚宰宇文憲。太傅英國公於謹。右僕射鄭國公韋孝寬。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。隋尚書令趙國公楊素。右武侯將軍宋國公賀若弼。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。上柱國太平公史萬歲。皇朝司空河閒王孝恭。右武侯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。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。禮部尚書聞喜縣公裴行儉。夏官尚書王孝傑。左武衛大將軍韓國公張仁亶。兵部尚書中山郡公王晙。兵部尚書代國公郭元振。太尉臨淮王李光弼。太尉汾陽王郭子儀。
天寶六載正月敕。鄉貢武舉人上省。先令謁太公廟。每拜大將。及行師剋捷。亦宜告捷。
貞元二年二月。刑部尚書知刪定禮儀關播奏。上元中。詔擇古今名將十人。於武成王廟配饗。如文宣王廟之儀。伏以太公。古稱大賢。今其下置亞聖。賢之有聖。於義不安。且孔門十哲。皆是當時弟子。今所擇名將。年代不同。於義既乖。於事又失。臣請刪去名將配享之儀。及十哲之稱。從之。四月。詔武成王廟樂章。並未奏撰。宜令于邵等撰進。四年八月十三日。兵部侍郎李紓奏。准開元十九年敕。置廟以張良配享。准式乙太常卿少卿丞等充三獻官。祝文雲。皇帝遣某官。敢昭告於齊太公。漢留侯。至上元元年。追贈為武成王。享祭之典。一同文宣王。有司因差太尉充獻。兼進祝版親署。臣以今月三日。蒙差攝祭。方睹廟儀。伏以太公。即周之太師。張良即漢之少傅。聖朝列於祀典。已極褒崇。載在祝詞。必資折衷。理或過當。神何敢歆。今者屈禮於至尊。施敬於臣佐。每謂禦署並稱昭告。於上下之祭。竊謂非宜。一同文宣王。恐未為允。臣以為文宣王垂教。百世宗師。五常三綱。非其訓不明。有國有家。非其制不立。故孟軻稱自生民以來。一人而已。由是正素王之法。加先聖之名。樂用宮懸。獻差太尉。尊師崇道。雅合正經。且太公述作。止於六韜。勳業形於一代。豈可擬其盛德。均其殊禮哉。前件祝文。請自今更不進署。其敢昭告。請改為致祭。其獻官請准式差太常卿以下。詔令百寮集議聞奏。兼大理卿於頎等四十六人。議同李紓。尚書右司侍郎中嚴涗等議曰。謹按李紓所奏。援引訓典。比量禮度。祝文輕重之殺。獻官尊卑之節。誠至當矣。推而廣之。抑未盡也。夫人名徽號。先聖所以褒前哲。令德之人。謂其言可以範圍。其行可以施百世。其業可以振千古。苟未至也。則不虛美。其於太公兵權奇計之人耳。當殷辛失德。八百諸侯。皆歸於周。時惟鷹揚。以為佐命。在周有大功矣。於殷謂之何哉。祀典不雲乎。法施於民則祀之。如仲尼之祖述堯舜。憲章文武。刪詩書。定禮樂。使君君臣臣。父父子子。後王及學者。皆宗師之。可謂法施於民矣。貞觀中。以其兵家者流。始令磻溪立廟。開元中。漸著上戊釋奠之禮。其於進寵。不為薄矣。上元之際。執事者苟以兵戎之急。遂尊武成封王之號。擬議於文宣王。優劣萬殊。不可以訓。禮不雲乎。擬人必於其倫。太公之於聖人非倫。太史公以韓非與老子同傳。民到於今非之。高祖封韓信為侯。自恥與絳灌等列。況聖朝褒美之稱。其可雷同乎。愚以為宜去武成及王字。依舊令為齊太公廟。人無閒言矣。享獻之事。餘依李紓所奏。刑部員外郎陸淳等六人議曰。臣聞統天下者。禮法也。救天下者。權數也。拯難者常以權變禮。以數易法。有國者則尚德而賤數。尊禮而晦權。何者。禮法行則民安其分。務于修身。權數騁則人思變常。務於苟得。安其分。理之源也。思變常。亂之本也。故救一時之弊者。事不可貽於將來。垂萬世之法者。道必不行於當代。竊以武成王。殷臣也。見紂之暴。不能諫而佐武王以傾之。於周則社稷之臣矣。於殷謂之何哉。且夫尊其道者。必師其人。必尚其行。使天下之人。入是廟也。登是堂也。稽其人。可以思見。師其道。所由致法。則俾夫立節死義之士。安所措其心乎。聖人所以尊堯舜。賢夷齊。不法桓文。不贊伊呂。先之以敬讓。尊之以禮樂。蓋謂此也。使武成之名。與文宣為偶。權數之略。與道德齊衡。恐非不刊之典也。臣愚謂宜罷上元追封立廟之制。依貞觀於磻溪置祠。令有司以時享奠。斯得禮之正也。左領軍大將軍令狐建等二十四人議曰。當今兵革未偃。宜崇武教以尊古。重忠烈以勸今。欲有貶損。恐非激勸之道也。追尊王位。以時祠之。為武教之主。若不尊其禮。則無以重其教也。文武二教固同。其立廢亦不可異。況其典禮之制。已歷三聖。今欲改之。恐非其宜也。至九月十六日。有勒。以上將軍以下充獻官。餘依李紓所奏。
天祐二年八月十三日。中書門下奏。遷都以來。武成王廟猶未置立。今仍請改為武成王選地建造。其制度配享。皆准故事。從之。
寒食拜埽
龍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詔。如聞父母初亡。臨喪嫁娶。積習日久。遂以為常。亦有送葬之時。共為歡飲。遞相酬勸。酣醉始歸。或寒食上墓。復為歡樂。坐對松檟。曾無戚容。既玷風猷。並宜禁斷。
開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敕。寒食上墓。禮經無文。近世相傳。浸以成俗。士庶有不合廟享。何以用展孝思。宜許上墓。用拜埽禮。於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。泣辭。食餘於他所。不得作樂。仍編入禮典。永為常式。
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敕。凡庶之中。情禮多闕。寒食上墓。便為燕樂者。見任官與不考前資。殿三年。白身人決一頓。
貞元四年正月詔。比來常參官。請假往東郊拜埽。多曠廢職事。自今以後。任遣子弟。以申情禮。
元和三年正月敕。朝官寒食拜埽。又要出城。並任假內往來。不須奏聽進止。
長慶三年正月敕。寒食埽墓。著在令文。比來妄有妨阻。朕欲令群下皆遂私誠。自今以後。文武百官。有墓塋域在城外。並京畿內者。任往拜埽。但假內往來。不限日數。有因此出城。假開不到者。委禦史臺勾當。仍自今以後。內外官要覲親於外州。及拜埽。並任准令式年限請假。太和三年正月勒。文武常參官拜埽。據令式。五年一給假。宜本司准令式處分。如登朝未經五年。不在給假限。八年八月敕。釐革應緣私事。並不許給公券。令臣等商量。惟寒食拜埽。著在令式。銜恩乘驛。以表哀榮。遽逢聖旨。重頒新命。其應緣私事。及拜埽不出府界。假內往來者。並不在給券限。庶存經制。可久遵行。從之。
開成四年二月。中書門下奏。常參官寒食拜埽。奉進止。准往例給公券者。臣等謹案舊制。承前常參官應為私事請假。外州往來。並給券牒。
緣祀裁製
舊儀。每祭。籩豆之數各異。至顯慶二年。始一例。大祀籩豆各十二。中祀每十。小祀各八。
舊儀注。大祀中祀。並前七日十日。小祀並前五日。筮日。皆於太廟南門之外。卜吉而往之。其遇廢務日。並不迴避。
貞元十五年十二月一日。太常卿齊抗等奏。每年大中小祀。都七十祭。其四立二分二至臘上辛吉亥等日。蓋為氣節也。其後寅後申後亥後醜等日。蓋謂星次也。伏以氣行有時刻。星位有次舍。或定用日。或定用辰。不可改移。請依舊制。其或有別禱祭。即是太卜署擇日。並請准四月六日敕。廢務日不用。遂為故典。舊儀注無日蝕廢祭之文。元年建醜月。祠部奏曰。來年建寅月一日。祈穀祀昊天上帝。是月。司天臺預奏。其日太陽虧。時禮儀使於休烈奏曰。臣謹按曾子問曰。當祭而日食。其祭也如之何。夫子曰。接祭而已矣。牲至未殺則廢。漢初平四年正月。當祭南郊。日蝕。又行冠禮。博士殷盈孫與八座議。以為正月元日。太陽虧。而冠有祼獻之禮。有金石之樂。是為聞災不嚴肅。見異不怵惕也。望下太常。別擇日。其二日祭太一。准禮儀物同祠所。既緣日蝕。各守本司。亦望同下太常更擇日。制曰。可。
舊制。每歲大中小祀。凡七十九祭。皆剋定日辰。著於祀典。其與本文相當則祭。更不卜日。三十四祭准禮但言時月。不定日辰。太卜署至時擇日。
正月一十二祭。 上辛祈穀。祀昊天上帝於圜丘。祀前二日。祭高祖一室。立春日。祀青帝於東郊。亥日享先農於東郊。立春後醜日。祀風師於國城東北。立春日祭東岳天齊王。東鎮東安公。東海廣德王。東瀆長源公。以上准祠令著定日薦獻太清宮。享太廟。祀九宮貴神於東郊。以上至時卜日。
二月十祭。 上丁。釋奠文宣王。上戊。釋奠武成王。春分祀朝日於東郊。祀日祭太社太稷。以上。准禮令著定日。祭五龍壇。祭馬祖。開冰井。祭司寒之神。祭東冰井。西冰井。享文敬太子惠昭太子廟。並同日。以上至時卜日。
四月十祭。 立夏日。祀赤帝於南郊。立夏後申日。祀雨師雷師於國城西南。立夏日。祀南嶽司天王。南鎮永興公。南海廣利王。南瀆廣利公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薦獻太清宮。享太廟。雩祀昊天上帝於圜丘。祀前二日。告太宗一室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五月四祭。 夏至日。祭皇地祇於方丘。祭前二日。祭太宗一室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祭先收。享文敬太子惠昭太子廟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六月四祭。 季夏土王日。祀黃帝於南郊。同日祭中霤。中嶽中天王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是日。復祭廣德王。
七月八祭。 立秋日。祭白帝於西郊。立秋後辰日。祀靈星於國城西南。立秋日。祭西嶽金天王。西鎮成德公。西海廣潤王。西瀆靈源公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薦獻太清宮。享太廟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八月八祭。 上丁。釋奠文宣王。上戊。釋奠武成王。秋分。祀夕月於西郊。社日。祭太社太稷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祭馬祖。享文敬太子惠昭太子廟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九月二祭。 季秋。大享明堂。享前二日。告憲宗一室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十月十祭。 立冬。祀黑帝於北郊。立冬後亥日。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祿於國城西北。立冬日。祭北嶽安天王。北鎮廣寧公。北海廣澤王。北瀆清源公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薦獻太清宮。享太廟。祭神州地祇於北郊。祭前二日。告高祖一室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十一月六祭。 冬至日。祀昊天上帝於圜丘。祀前二日。告太祖一室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貢舉人謁先師。祭馬步。享文敬太子惠昭太子廟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十二月六祭。 寅日。蠟祭百神於南郊。卯日。祭太社太稷。辰日。臘享太廟。奏祥瑞。以上。著定日期。季冬。太清宮奏祥瑞。藏冰。祭司寒東冰井。西冰井。並同日用。以上。至時卜日。
開元九年六月五日。太常奏曰。伏准唐禮。祭五嶽四瀆。皆稱嗣天子。祝版皆進署。竊以祀典。五嶽視三公。四瀆視諸侯。則不合稱嗣天子。及親署其祝文。伏請稱皇帝謹遣某官某敬致祭於嶽瀆之神。從之。
二十三年正月七日敕。承前所給明衣。多於齋夕付物。既不先造。徒有其名。自今以後。明衣絹布。並祀前五日先給。付監祭使具點閱。仍永為常式。至大歷六年十一月三日敕。自今以後。五品以上。及監察禦史。太常博士。宜准式給明衣絹及浴巾。餘准常例。其布絹支左藏庫青苗物充。
其年正月二十日詔。自今以後。有大祭。宜差丞相。特進。少保。少傅。尚書。賓客。禦史大夫攝行事。至天寶七載六月八日敕。自今已後。每差攝祭官。宜令吏部採擇朝廷有德望者充。
天寶五載五月。專知祠祭使王璵奏。諸色祭官等。並寬縱日久。不懼刑憲。當祭之日。或逢泥雨。或值節序。盡皆請假。曾無形跡。自今以後。臣皆私自察訪。實無事故。妄請假及不肅敬者。錄名奏聞。望加貶責。應緣行事或稍後到。小疏遺。望請量事大小。便牒所司。奪其俸祿。敕旨從之。九載十一月三日。制曰。春秋祭享。用存昭敬。祝史陳信。必在正辭。苟名位之或乖。於上下而非便。承前有事宗廟。皆稱告享。茲乃臨下之辭。頗乖尊上之義。靜言斯稱。殊未為允。自今以後。每親告享太清太微宮。改為朝獻。有司行事為薦享。親巡陵改為朝陵。有司行事為拜陵。應緣諸事告宗廟者。並改為奏。其郊天後土及諸祀祝文。雲敢昭告。並改為敢昭薦。以為告者臨下之制故也。式從變禮。庶表誠心。宣示中外。令知朕意。其載四月二十九日制。頃者。每祀黃帝。乃就南郊。義實有乖。禮亦非便。稽諸體式。理固不然。宜於皇城內西南。就坤地改置黃帝壇。朕當親祀。以昭誠敬。仍令中書門下與禮官等更深詳定聞奏。至十一月三日詔。禮神以玉。奠取其誠。精潔表心。溫潤合德。自馮紹貞奏後。有司用。禮所謂君子貴玉而賤。不可用也。況國家之富。有萬方之助祭。豈於天地宗廟。奠玉有虧。自今以後。禮神六器。宗廟奠玉。並用真玉。諸祀用。如以玉難得大者。寧小具制度。以取其真。
寶應二年五月四日。吏部尚書劉晏奏。諸色祠祭。委禮儀使撰禮料為常式。祭前點檢祭器。及饌物明衣。有不在者。所由量事料決。其行事官若出齋宮。及不到。明衣及料。不得妄。制曰。可。
上元元年四月敕文。有司所立秘祝之法。或移於歲。或移於人。君人之心。寧所忍也。自今以後。削去其法。其中祀下祀。並雜祭禮等。一切停。其諸應合祭禮。列於常典。所用祭料。一依古制。務從減省。以副朕心。至貞元元年二月十七日。太常卿崔縱奏。立春後醜日。祀風師。立夏後申日。祀雨師。立秋後辰日。祀靈星。立冬後亥日。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祿。准上元元年制。中祀小祀。一切權停。至永泰二年有敕。復風師雨師。其靈星司中司命等壇。宜令所司。准開元禮配享。
大歷七年八月。禮儀使楊綰奏。祀官祀前一日。從齋所集於太常寺。一時赴祭所。如祭在皇城內者。則不集。制從之。仍永為常式。至十四年六月十八日。大內皇城留守張景所奏。得禦史臺牒。景風安上等門。每至祀祭日。緣祭官到尚書省授誓戒了赴朝。准舊例合早開。又准監門式。皇城門無文早開。敕旨。自今以後。祠祭授誓戒官。其日既赴尚書省。不須入朝。貞元六年正月詔書。官有私喪公除者。聽赴宗廟之祭。初。禦史監察者關白。禮。凡有緦麻以上喪。不得享薦。於是吏部奏申明白。令使行之可守。九月襂服。既葬公除。及聞哀喪滿者。請許吉服赴宗廟之祭。其同宮未葬。雖公除者。請依前禁。使輕重有倫。以一王法。從之。
貞元八年七月。將作監元亙。當攝太尉薦祭享昭德皇后廟。以其私忌日。不受誓戒。為禦史劾奏。令尚書省與禮官法官集議。於是尚書左丞相盧邁等奏曰。謹按禮記雲。大夫士將奉祭於公。既視濯而父母死。猶是奉祭也。又按唐禮。散齋有大功喪。致齋有周親喪。齋中疾病則還家。不奉祭祀。皆無忌日不受誓戒之文。雖假寧令。忌日有給假一日。春秋之義。不以家事辭王事。今亙以假寧常式。而廢攝祭新命。酌其輕重。誓戒則祀之義。校其禮式。忌日乃循常之制。詳求典據。事緣薦獻。不宜以忌日為辭。由是亙坐罰。
元和三年四月。太常禮院上言。太廟時享。及告廟朔望薦食同日。謹按禮經。祭不欲數。伏乙太廟禘祫祭。禮重於時享。准禮。時享與禘祫同日。即其月但行禘祫。不行時享。蓋不欲煩。是禮先重者。今時享重於朔望薦食。詳求禮情。參酌輕重。於時享之月。其朔望薦食。亦合便停。若兩禮兼行。即祭恐煩黷。伏請每至時享及臘享。但行享禮。其月朔望薦食請停。餘月一準舊制。如告廟日與朔望薦食日同。伏請先行告廟禮。然後薦食。所冀疏數有節。合於禮中。從之。
長慶二年十一月。監祭使監察禦史蘇景胤奏。祠祭稱定出齋宮等舊例。准廟參不到。四品以上罰二千文。五品以上罰一千文。伏緣所罰稍輕。更請加罰。詔曰。郊廟之儀。本於恭恪。罰輕生慢。須議稍加。自今以後。有臨祭出齋者。宜罰一月俸。仍委監祭使每具所罰官名銜聞奏。
太和九年十一月。兵部尚書判太常卿充禮儀詳定使王起。請創造禮神九寶玉奏議曰。邦國之禮。祀為大事。拜璧之儀。經有前規。謹案周禮。祀天地四方。以蒼璧禮天。黃琮禮地。青珪禮東方。赤璋禮南方。白琥禮西方。元璜禮北方。又曰。四珪有邸以祀天。兩珪有邸以祀地。圭璧以祀日月星辰。凡此九品器。皆禮神之玉也。又雲。以禋祀祀昊天上帝。鄭玄雲。禋。煙也。為玉幣祭訖燔之。而升煙以報陽也。今與開元禮儀同。此則焚玉之驗也。又周禮。掌國之玉鎮大寶器。若大祭。既事而藏之。此則收玉之證也。梁代崔靈恩撰三禮義宗雲。凡祭天神。各有二玉。一以禮神。一則燔之。禮神者。訖事卻收。祀神者。與牲俱燎。則靈恩之義。合於禮經。今國家郊天報地。祀神之玉常用。守經據古。禮神之玉則無。臣等請下有司。精求良玉。創造蒼璧黃琮等九器。祭訖則藏之。其餘燎玉。則依常式。從之。
牲牢
武德元年十一月九日詔。祭祀之本。皆以為民。窮民事神。有乖正直。殺牛不如禴祭。明德即是馨香。望古推今。民神一揆。其祭圜丘方澤宗廟以外。並可止用少牢。舊用者宜用特牲。待時和年豐。然後克修常禮。
開元二十二年正月一日敕。自古聖帝明王。嶽瀆海鎮。祭用牲牢。餘並以酒脯充奠。
天寶三載閏二月敕。祭必奉牲。禮有歸胙。將興施惠之教。以廣神明之福。比來胙肉。所進頗多。自茲以後。即宜少進。仍分賜祭官。及應入衙常參官廚共食。
六載正月敕文。祭祀之典。犧牲所備。將有達於虔誠。蓋不資於廣殺。自今以後。每大祭祀應用騂犢。宜令所司量減其數。仍永為常式。其年起。請天地合祭。四時各用二犢。五帝迎氣各用一犢。冬至圜丘用一犢。夏至方澤用一犢。九宮貴神四時祭。每祭各用一犢。神州用一犢。太廟五享。每用一犢。東京准上。文宣王三祭。每祭各用一犢。東京三祭。五嶽每載一祭。各用一犢。右據舊料。每載用犢五百一十四頭。今請減一百六十五頭。既用三十九頭。餘祠享並請停用犢。至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敕文。國之大事。郊祀為先。貴其至誠。不美多品。黍稷雖設。猶或非馨。牲牢空多。未為能享。圜丘方澤。任依常式。宗廟諸祠。但臨時獻熟。用懷明德之馨。庶合西鄰之祭。其年起。請昊天上帝太廟各太牢一。羊豕各三。餘祭隨事而供。太廟羊豕。舊各九頭。
大歷六年十二月三日敕。五方上帝九宮。並大祠。朝日夕月。百神大社。先農釋奠。並中祠。自今以後。太社用犢。中祠用豬羊各一。委所司支給。送太常入滌其副。准前。
貞元十八年五月太僕奏。每年四季。送太常入滌羊犢。送後或稱暴死。准式埋訖。真偽難明。伏以毛色羊犢。甚難擇採。如有病死者。望還太僕卿。准數送替。庶易辯明。永為常式。制曰。可。
忌日
貞觀十九年。太宗親征高麗。以五月五日行。既至遼陽。屬高祖忌日。八座奏言。臣等謹按禮雲。君子有終身之憂。而無一朝之樂。此所謂星迴歲改。親沒同辰。思其居處。不為樂事。今陛下親禦六軍。己登寇境。庶務繁擁。伏待剖決。可以尊先聖之常經。略近代之公議。望請所有軍機要切。百司依式聞奏。手詔答曰。今既戎旅大事。不可失在機速。所以仰順古風。俯從今請。
神功元年七月。清邊道大總管建安王攸宜。破契丹凱還。欲以是日詣闕獻俘。內史王及善以為軍將入城。例有軍樂。今既國家忌月。請備而不奏。鳳閣侍郎王方慶奏曰。臣按禮經。但有忌日而無忌月。晉穆帝納後用九月。其月是康帝忌月。於時疑不定。下太常。禮官荀訥議稱。禮只有忌日無忌月。若有忌月。即有忌時忌歲。益無禮據。當時從訥所議。軍樂是軍容。與常樂不等。臣謂振作於事無嫌。
貞元五年八月敕。天下諸上州。並宜國忌日准式行香。十二年五月詔。先聖忌辰。纔經敘慰。戚裏之內。固在肅恭。而乃遽從燕遊。飲酒作樂。既乖禮法。須有所懲。前邠州長史郭煦。宜於袁州安置。前南郭縣尉郭晅。於柳州安置。曹自慶配流冰州。其駙馬郭曖王仕平。仍令勒歸私第。先是。初經代宗忌辰。駙馬諸親。悉詣銀臺奉慰。及迴。王仕平遂邀駙馬郭曖。張昭賢。張怙。及曖女婿嗣許王昭。曖堂弟煦。晅。用教坊音聲人曹自慶。並於宅中歡樂。上怒之。故有此詔。尋亦許曖及仕平出入。
永貞元年十二月。中書門下奏。昭成皇后竇氏。按國史長壽二年正月二日崩。其時緣則天臨禦。用十一月建子為歲首。至中宗復舊用夏正。即正月行香廢務日。須改正。以十一月二日為忌。
元和九年正月。修撰官太學博士韋公肅上疏曰。准禮。無忌月禁樂。今太常及教坊。以正月是國家忌月。停習郊廟享宴之音。中外士庶。鹹罷慶樂。伏尋經典。切恐乖宜。臣謹按禮記。有忌日不樂。無忌月之文。漢魏以降。世襲斯旨。惟晉穆帝將納後。以康帝忌月。下議。禮官荀訥。王洽。曹耽。王彪之。並當時知禮者。皆稱禮有忌日無忌月。若有忌月。即有忌時忌歲。益無禮據。時從其議。伏以仍前所禁。皆在二十五月之中。今既世遠。禮須改革。臣又聞統人立法。必守先王之常經。企及俯就。不違聖哲之明訓。下盡群言。上留元鑒。不以私懷。而踰於禮節。又記曰。禫月從樂。明王制禮。漸去其情。不應以追遠而立禮反重也。今太常停習郊廟之樂。是反重而慢神。有司禁中外之音。是無故而去樂。詳其前典。情禮不倫。考其沿襲。又無所據。倘陛下正因循之越度。法經典之明文。約禮之儀。傳於史冊。天下幸甚。詔付中書門下。令召太常卿與禮官學官等詳議可否。中書門下奏曰。忌日。太常寺及教坊。悉停閱習。中外士庶。亦皆禁斷。准禮文及歷代典故。並無忌月禁樂。請依常教習者。敕旨宜依。其士庶之家。亦宜准此。
太和七年三月敕。准令。國忌日惟禁飲酒舉樂。至於科罰人。吏部無明文。但緣其日。不合釐務。官曹即不得決斷刑獄。大小笞責。在禮律固無所妨。起今後。縱有此類。臺府更不要舉奏。均王傳王堪男損。國忌日於私第決責從人。為禦史臺所奏。遂下此敕。十五年五月。太常禮院奏。睿宗神主祧遷。其六月二十日忌。並昭成皇后十二月二日忌。准禮合廢。從之。
開成四年五月。太常寺奏。今月二十二日。祀先農於東郊。其日。與穆宗皇帝忌日同。太和七年十二月八日季冬。蠟祭百神。與敬宗皇帝忌日同。准其年十二月六日敕。近廟忌辰。奏樂非便。冬季蠟祭。又不可移。變禮從宜。古有明據。宜令其日懸而不樂。庶協典經。今月二十二日祀先農。欲准先敕。懸而不樂。從之。
其年十月。戶部侍郎崔蠡奏。臣伏以國忌行香。事不師古。聖心求治。動法典章。臣頃於延英奏陳。願有釐革。陛下令史官尋討。起置無文。昨日閣中。再承顧問。雖因循未變。亦無損於盛朝。而除去不經。冀流芳於異日。敕旨。朕以郊廟之禮。奉在祖宗。備物盡誠。庶幾昭格。恭惟忌日之感。所謂終身之憂。而近代以來。歸依釋老。徵二教而設食。會百辟以行香。將以仰奉聖靈冥資福祐。有異皇王之術。頗乖教義之宗。昨因崔蠡奏論。遂遣討尋本末。經文令式。曾不該載。世俗因循。雅重釐革。其京城及天下州府。國忌日寺觀設齋行香。起自今以後。並宜停。其月。禦史臺奏請。國忌日。天下依舊不舉樂。不視事。不鞭笞。伏以道釋二教。澶漫虛無。陛下靡所歸依。誠契至理。但以列聖忌日行香。及茲修崇。示人廣孝。兼以天下州縣。不舉樂。不視事。不鞭笞。以此海內蒼生。常知列聖廟號。今既停罷行香之後。敕內又無其日徹樂廢公止行如舊之文。伏恐遐遠之地。迷其所向。便與居常之日。率皆無殊。臣思此事。終關聖慮。禮曰。君子有終身之憂。而無一朝之患。故忌日不樂。謂不舉吉事也。伏願陛下聖睿留想。若以設齋資福。事稍不經。起今罷之。已有詔旨。其日天下州縣。不舉音樂。不視公事。不行鞭笞。伏請重下明制。依前遵守。則凡在遐遠。逮於蠻貊。不忘廟號。有裨孝禮之源。敕旨。設齋行香。近已釐革。遏密停務。自有典常。臺司舉奏。意在詳密。宜依。至宣宗即位之初。先以列聖忌辰行香既久。合申冥助。用展孝思。其京城及天下州府諸寺觀。國忌行香。一切仍舊。
天祐二年八月八日。太常禮院奏。今月十三日。昭宗皇帝忌辰。其日。百官閣門奏慰後。赴寺行香。請為永式。從之。
諱
武德九年六月。太宗居春宮總萬幾。下令曰。依禮。二名義不偏諱。尼父達聖。非無前旨。近代以來。曲為節制。兩字兼避。廢闕已多。率意而行。有違經誥。今其官號人名。及公私文籍。有世及民兩字不連續者。並不須避。
永徽二年十月七日。尚書左僕射於志寧奏言。依禮。舍故而諱新。故謂親盡之祖。今皇祖宏農府君。神主當遷。請依禮不諱。從之。
顯慶五年正月一日詔。孔宣設教。正名為首。戴聖貽範。嫌名不諱。比見抄寫古典。至於朕名。或缺其點畫。或隨便改換。恐六籍雅言。會意多爽。九流通義。指事全違。誠非立書之本。自今以後。繕寫舊典文字。並宜使成。不須隨義改易。
景雲元年。賈曾除中書舍人。固辭。以父名忠同音。議者以為中書是曹司名。又與曾父音同字別。於禮無嫌。曾乃就職。
永貞元年十二月。改淳州為睦州。還淳縣為清溪縣。橫州淳風縣為從化縣。淳于姓改為於。以音與憲宗名同也。論者以古不諱嫌名。若禹與雨。驅與區。臨文不諱。若文王名昌。武王名發。周詩曰。克昌厥後。又曰。一之日觱發。魯莊公名同。春秋曰。同盟於幽。宣公名午。書曰。陳侯午卒之類。是也。今古時變。故廣避焉。初憲宗為廣陵王。順宗詔下。將冊為皇太子。數日。兵部尚書王詔上陳。請改名紹。本名與憲宗諱同時君子非之曰。皇太子亦人臣也。東宮之臣。當請改耳。奈何非其屬。而遽請改名。以避東宮。豈為禮事上耶。左司員外郎李蕃曰。歷代故事。皆因無經學之臣而失之。卒不可復正。多此類。是時。韋貫之為監察禦史。名與東宮同。獨不請改。既而下詔以陸淳為給事中。改名質。充皇太子侍讀。貫之不得已。乃上疏改其名。大臣溺於風俗。以為細事而不正之。非故事也。
開成元年十一月。中書舍人崔龜從奏。前婺王府參軍宋昂。與禦名同。十年不改。昨日參選。追驗正身。改更稍遲。殊戾敕旨。宜殿兩選。
會昌六年四月二十日敕。中外官寮。有名與禦名同者。及文字點畫相似。今後即任奏改。音韻文字。點畫不同。不在奏改之限。
鹹通十二年七月。侍禦史李谿。以奏狀內字與廟諱音同。罰一季俸。復執奏曰。臣按禮記。不諱嫌名。又職制律。諸犯廟諱嫌名不坐。注雲。若禹與雨。謂聲則同而字則異也。今若受罰。是違典例。乃免之。
天祐元年二月二十九日。中書門下奏。太常寺止敔兩字敔字。上犯禦名。請改曰肇。從之。